“那齐敬宗虽然心怀不轨,但他的建议也有道理,参加秋闺耽搁不了几天时间,这次你们经过昆明时可以试一试,失败也不要紧,日后的科举主要还是以理科和策论为主,经史典籍的比重只会逐年下降。”
“谢都督指点……”江淮毕恭毕敬的作揖,王瑄见状也回头看向王涣,一点不把江淮当外人。
“这次孟养和木邦的白衣作乱规模比较大,我已经集结了干崖和南甸、永昌的兵马准备深入,估计要去很久。”
“今日特意留宿西江,主要是看看你过得怎么样了,现在瞧见你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说罢,王瑄站了起来,王涣也跟着站起。
王瑄瞥了一眼江淮,目光在他身上扫视一圈后,这才笑道:“好了,你们师徒好好聊聊吧,我们明日一早便要离开西江镇了。”
“记得让你的兵帮我们清理一下学校的排水渠和杂草。”王涣大大咧咧的开口,王瑄则是笑着点头,随后走出了教室。
待他带着武官们离开,江淮才缓了一口气,侧目看向王涣,声音有几分埋怨:“教习,你瞒我瞒的好苦……”
“我瞒你?”王涣表情嫌弃:“我上课的时候不是和你们说过了嘛,我跟太子殿下打过仗。”
“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啊,而且你没说你和王都督也认识啊!”江淮欲哭无泪,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有些后怕。
“我是不是要把我生辰八字都告诉你?”王涣没好气,同时看着江淮说道:
“以后少和那些靖难罪臣来往,这群人心眼子多,表面上谦谦君子,暗地里肮脏龌龊。”
“当年但凡他们给我们一条活路,我们也不至于南下。”
“另外说实话,刚才我听到那齐敬宗来找你,我这心还有些悬起来,生怕他把女儿嫁给你。”
“还好,他眼瞎,没把女儿嫁给你,不然我就得后悔了。”
王涣没有详细说他和王瑄的关系,只是劝江淮不要和齐敬宗他们牵扯过深。
道理江淮也懂,王涣在课堂上说过靖难的事情,但是话里话外都是他们是如何被朝廷逼迫,最后不得已南下的事情。
不过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薄弱,对于靖难佞臣聚集地的滇西来说,他们虽然不敢光明正大的说靖难的事情,但总会暗戳戳的在私底下讨论他们的“无辜”。
江淮并不相信他们无辜,毕竟就他接触的那些人来说,但凡有靖难罪臣背景的人,十个里面起码有八个对他们这些曾经的农奴瞧不上眼。
虽然表面上语气谦和,但暗地里却十分嫌弃,唯有齐家小娘子不嫌弃他,因此江淮才会喜欢齐家小娘子。
不过……
一想到齐敬宗依旧要把齐家小娘子嫁给黄经,江淮心里还是止不住的难受。
他年纪太小,尽管极力掩饰,可依旧被王涣察觉。
王涣拍了拍他的肩头:“别想那齐家小娘子了,我说你就是茅坑里的蛤蟆,没见过世面。”
“你等着,等你去了京城,用不了一个月,我估计你连齐家小娘子的相貌都记不清了。”
“学生可不会那么……”江淮红着脸回答,可王涣却拍拍他的肩头:“去了京城,记得去十六楼玩玩。”
“十六楼?那是干嘛呢?”江淮疑惑,可王涣却露出笑容:“你去了就知道了,不过记得多带点钱,能学好多东西。”
“嗯……”虽然不知道十六楼是什么,但王涣的话,江淮还是听的。
只是江淮很疑惑,为什么王涣这样的人会出现在滇西,因此好奇道:“教习,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来西江镇这种小地方。”
“自然是因为你们这里气候好,来了这里,我这断臂都好受了许多。”
王涣摸了摸自己的手,随后一巴掌拍在江淮屁股上:“行了,回家去吧,纸笔砚墨可以留下。”
“那学生告辞了。”
突然被拍了屁股,江淮吓了一跳,留下东西后便快步走出了教室。
瞧着他离开,王涣这才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却又想到这手刚拍了屁股,连忙撒开。
等江淮走远,王涣才将手放到了自己腰间,揣摩着那面隐藏在袍子里的铁牌,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三征蒙古
“狗崽子!”四月末,随着夏季到来,漠北西部的戈壁也泛起了微微的绿意。
当然,在这片土地上,更多的感觉是一片苍茫。
戈壁上,叫骂与马蹄声回响,时不时还有车轮碾过戈壁的声音。
“这个阿力台,居然开始做汉人的狗了!”
几名身材魁梧的瓦剌贵族在马背上叫骂,与他们相比,身后的大部分士兵虽然也骑着马,但却身材十分瘦弱。
马哈木、太平、把秃孛……这是漠西草原上实力最为强大的三大部首领。
瓦剌是汉人对他们的称呼,实际上的他们并不觉得众人是一个族群,三个部落都各自为政,只有遭遇威胁时才会团结在一起,正如眼下。
坐在马背上,马哈木与太平、把秃孛并行,身后跟着的是十三岁的马哈木之子脱欢,以及被囚禁三年的自称蒙古大汗,本雅失里。
“还好,鬼力赤已经被灭,汉人应该还不知道这条消息,我们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太平长相普通,并不算威武,不过现在他口中的话却很威武。
从年初得知朱棣筹备北征开始,马哈木与太平、把秃孛便团结在了一起,并趁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南下,奇袭杀死了只有万余部众的鬼力赤,收编了他的部众。
如今的他们,正是在率领那万余部众和三万大军北归杭爱山的路上。
“现在已经是四月末,按照朱棣之前收拾阿鲁台的时间,他差不多五月中就能抵达海喇儿。”
“现在北边传来消息,阿力台就像一条疯狗一样,充当朱棣的马前卒,不停的搜寻我们的踪迹。”
马哈木对太平、把秃孛说着局势,同时瞥了一眼本雅失里。
太平闻言,不在意的说道:“这次灭了鬼力赤,下次我们就能直捣甘、肃二镇了。”
“没错!”把秃孛也补充道:“没有必要和他交手,反正从海喇儿到我们三部的驻牧地,最起码有两千多里,我不相信朱棣能打过来。”
两千余里路,对于熟悉汉人补给手段的三人来说,他们十分清楚朱棣要逾越这么远的距离进行远征代表着什么。
如果朱棣和上次一样出动三万骑兵,那他这次起码需要四十万民夫,十万辅兵。
更何况,海喇儿那地方根本种不好粮食,即便能种,也没办法种植大片粮食。
按照他们收留的鞑靼部蒙古人所讲述,朱棣仅上次出兵打到北山壑,就整整调动了十余万人。
尽管有传闻说大明在女真的地方种植了水稻,可以从女真之地的渤海一带运粮北上,但那里比全宁卫来说,顶多推进了几百里罢了。
这几百里路,能不能支持明军打过忽兰忽失温都成问题。
因此,这次的战事,太平和把秃孛所想的都是尽量回避,将战场摆到日后的陕西行都司去。
“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解决阿力台,起码要重创他,不然继续留着他,他会成为朱棣的猎犬,将我们的踪迹全都告诉给朱棣。”
马哈木没有了与明军在忽兰忽失温交战的想法,这是因为局势变了。
马哈木虽然狂妄,但脑子却没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