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95节(2 / 2)

王回闻言也脾气上头,立马要求前往浙江。

这或许是新政派的优点,那就是他们不管怎么怼人,但遇到事情他们是真的会上,而不像清流一样,嘴巴已经到了千里之外,双腿还纹丝不动。

“去看看吧。”

坐在金台上,朱棣只觉得这样的氛围他还挺喜欢的,反正被怼的人不是他。

简单揭过这件事,朱棣开始询问道:“新作物推广如何,松江二府化肥产量如何,这些可有过研究?”

“回陛下……”孙铖站出来继续作揖说道:

“琉球府开发顺利,松江二府土化肥也在去年成功使用,经过实地考察,松江与苏州二府的耕地基本增产二成,今岁增加田赋近百万石。”

“好好好……”听到土化肥真的有效,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臣,礼部祭祀清吏司郎中周讷有事启奏!”

忽的,礼部有官员走出,朱棣闻言点头:“准奏!”

见朱棣准奏,周讷立马持着笏板上前,跪下上奏道:“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民物阜丰,请陛下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垂之万世。”

闻言,不少官员纷纷下跪作揖:“陛下圣德神功昭格上下,宜如周讷之请,封禅泰山!”

“封泰山?”朱棣在心里想了想,有几分心动,可突然想起上一个封禅泰山的人,脸色立马一黑。

隔着冕旒,群臣也看不见他的表情,只能听到朱棣的声音传出。

“现在天下虽无事,然水旱疾疫亦间有之。”

“朕每每听说到郡县上奏,未尝不惕然于心,岂敢谓太平之世。”

“况且圣经未曾言封禅,唐太宗亦不为封禅,而魏徵常以尧舜之事劝谏太宗。”

“你们如此,岂不是欲使我居于唐太宗之下,与魏徵爱君之道迥异?”

“封禅一事休要再提,你们应以古人自勉,不负宗伯之责任。”

朱棣难得文绉绉了一遍,群臣面面相觑,还以为坐在上面的不是朱棣,而是朱高煦。

毕竟这种有文化的拒绝方式,还真不像朱棣的性格。

“好了,可还有要事启奏?”

见群臣被自己镇住,朱棣十分无奈,他只是性格跳脱豪迈,不代表他真的没文化,他起码也在大本堂学了十几年学的人。

“无事退朝!”

瞧着群臣没话说,朱棣也干脆起身离开了北京奉天殿里。

群臣在他身后唱声退朝,朱棣则是来到另一面将厚重的冕服脱下,换上了轻便常服的同时,不免对为他换衣服的王彦说道:

“大明宫修建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刚好位于两湖中间,蒯祥经过选址大概绘好图纸,如今已经送往南京,只等殿下改良,便可以动工修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