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24节(2 / 2)

十几年的老战友,没什么不能说的。

况且在他看来,这种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连纪纲自己都似乎嗅到了不对劲的气息,自解缙案后,他低调的仿佛消失了一般。

现在就看自家殿下是准备杀了他,还是准备流放了。

“我估计是流放。”

张纯不假思索道:“若是杀了纪纲,那确实能讨江南文人欢心,但殿下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留着纪纲,就是给他们头顶悬着一把刀,谁也不知道这把刀什么时候会落下。”

“反倒是杀了纪纲,到时候需要用人的时候,还得临时找一个人来用,毕竟总不能让胡纶办脏事吧?”

“是这么说,不过……”傅让眉头不曾舒展,末了喝了一口水才道:

“算了,这些事情与我们无关,记住我教你的,不购置田亩,不与百姓争地,努力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与其它武将结亲……”

“若是这些都能做到,你我的富贵还能传十几代,若是做不到……”

傅让沉默片刻,似乎想到了自家父亲。

建元洪熙

“永乐十七年十二月庚戌,朕德薄能鲜,历经艰难,仰赖天地祖宗庇佑,得以继承大位,如今一十七年,于内宵肝忧勤,于外爬冰卧雪,不敢懈怠。今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东洲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海内外……”“今朕老迈且病,皇太子老成持重,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周知世故,久系民心……”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迁大明宫,群臣……”

永乐十七年腊月三十日,随着朱棣的一份退位诏书被传出,首先骇然的便是北京数十万军民百姓。

任谁也想不到,五十七岁的永乐皇帝会选择在除夕这一日退位。

与此同时,紫禁城圜丘之内,朱高煦身着冕服一步步走上圜丘,在那里,同样身穿冕服的朱棣正在静静等待他。

尽管这一幕已经在朱高煦脑中设想过无数遍,但当它真正出现的时候,还是令朱高煦久不激动的心情激动了起来。

圜丘之下,在京两千余名官员,以及日本、朝鲜、暹罗、占城、甘孛智、满剌加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使臣见证着这一幕。

在他们的注视下,朱高煦一步步走上圜丘,来到朱棣面前下跪作揖。

朱棣低头看着这个将自己扶上皇位的二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百感交集的不止有他,还有圜丘之下的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几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