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48节(2 / 2)

北部,但好在沿途都有河谷平原,加上海拔和落差不大,故此这条铁路的修建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大明的铁路要修抵鞑靼部的驻牧地,阿力台是否会轻松让行。

要知道,一旦大明把铁路修抵阔滦海子,那大明对阿力台就不是羁縻了,而是实际控制了。

故此,他们这支队伍这次的任务就是说服阿力台接受大明的政策,以他常宁王的身份继续节制他麾下不足三万兵马在漠北,但三万兵马的亲眷却要归日后大明派遣的官员管理。

如果不能接受,那他们的驻牧地则是必须要西迁前往忽兰忽失温一带,将阔滦海子附近三百里草场交给大明朝。

这条件十分苛刻,队伍之中许多武官都不认为阿力台能接受。

可如果他两条都不能接受,那恐怕北征的目标就会从讨伐马哈木变成讨伐阿力台。

届时如果能彻底覆灭阿力台,大明朝就能将火车一直修到忽兰忽失温。

尽管那时朱棣可能已经看不到,但在修抵之前,朱棣肯定能进行第三次北征,而这条贯穿漠北的铁路也将会用来纪念他北征的战果。

队伍缓缓前进,很快便进入了鞑靼部的牧场。

整支队伍由王戎所率,尽管只有三千人,但真的打起来,阿力台的两万多人不一定能讨到便宜。

很快,有牧民上前询问明军的动向,也不担心明军会对他们动手,毕竟他们之间已经和平相处十余年了。

在得知来人是都督府的都督同知王戎时,牧民们很快为他们带路,将他们往阔滦海子北部,曾经的齐王城,如今的燕然城带去。

两日的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三日他们在牧民的带领下来到了燕然城。

燕然城坐落在阔滦海子北部,它在齐王城的基础上扩建,乃用石块垒砌而成,四周有不少鞑靼部蒙古人开垦的田地。

有了大明的扶持后,他们不愁铁质的农具,自然可以开垦耕地。

不过这些耕地并不属于普通的蒙古人,而是属于阿力台和他的子孙们。

“这些耕地,起码有三万亩。”

瞧着这三万亩耕地,马背上的王戎与身旁的几名千户官交流,而身为总旗官的朱瞻壑则是在队伍的中军,距离他们上百步。

虽然军中大部分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但王戎却十分清楚他的身份。

而且随着朱瞻壑在军中待的时间越久,清楚他身份的人就越多。

正因如此,一年的实习期是对他身份的最好保护。

“驾!”

远处,燕然城中奔走出数百骑兵朝着明军疾驰而来。

不多时,他们在明军队伍阵前勒马,为首之人是五十多岁的阿力台。

他穿着大明赏赐给他的甲胄翻身下马,同时作揖道:“王同知突然前来,我没有太多准备,招呼怠慢了些,请见谅。”

“倒也不能这么说,这次算我们不请自来,另外这次之所以来,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的。”王戎没打什么感情牌,就事论事。

果然,得知王戎奉了朝廷的旨意前来,阿力台就算再愚钝也知道肯定是大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