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61节(2 / 2)

王骥与陆愈也自知理亏,作揖过后便匆匆离开了春和殿。

高观与张渤海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对视一眼,走到了东宫的城道上。

“你其实不必站出来为我说话,你若是站出来,殿下便难做了。”

“殿下若知道后果如此,恐怕我不站出来则会被记下。”

高观劝说张渤海,张渤海却摇摇头反驳道:“我若是连帮你说话都不肯,又如何让殿下继续信任我呢?”

“此外,你我还是太过年轻,只当进入东宫便只需要对付外面的人。”

“却不仔细想想,为人都是站在各自立场想事情,而你我与王骥、陆愈大有不同,他们又从何而谈来为你我考虑呢。”

“唉……”高观也叹了一口气:“若是文清在此,恐怕今日尚德公还未开口,便已经被他打断了。”

“文清恐怕也不好受。”张渤海道:

“王回复起户部尚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江南官员与十六家商帮牵扯过深,若是陛下要兴大案,必要对他们下手。”

“朝廷那五千万贯国债是试水,试的就是官员与商贾勾结程度。”

“户部金融司的奏疏我看过,整个南直隶、浙江的一千万国债,单日发行便尽数售光。”

“十六商帮在海外经营多年,早已经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民间衙门,此次能在那么大地方一口气买完一千万国债,也说明他们随时可以动用上千万贯的实力。”

“这样的实力和组织力度,若是放在昆仑洲还好说,可他们不仅要在昆仑洲赚海上的钱,还要在中洲赚朝廷的钱。”

“这样的做法,已然涉及到了陛下的逆鳞,因此这一大案必然会兴起,江南十六商帮也将成为过眼云烟。”

“届时,身在南京的文清又如何能独善其身?”

张渤海说着江淮现在面对的困局,高观眉宇间也聚着一团忧愁。

“朝廷几次兴大案,这群人却永远都不长记性,国债暴露出来的只是一个浮出水面的问题,暗地里到底还有多少问题,旁人不知道,他们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问题如此之多,他们还敢把问题浮出水面,这实在是……”

高观不知道该说这群人聪明还是蠢,可张渤海却摇头道:

“这些商贾若说他们有才干,那确实不假,可他们的才干顶多就是一府、一县的才干。”

“没有消息来源,便是他们有多么通天的能力和才干,也挽救不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要怪,就怪在他们富可敌国还不知收敛,不知反哺,不知谦虚低调。”

“国债本是陛下用来对付日后贪官污吏的手段,而他们要站出来抢夺一杯羹,还暴露出随时调动上千万贯的实力,以及可以勾结地方银行、官员购买所有国债的手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