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偶尔才能吃上。
痛苦是短暂的,幸福终将来临,今年秋收后京师将迎来一大波新粮。当然精粮肯定是不会降价的,但是粗粮等肯定价格会大跌。
为了让这些混蛋能买得起本官的诗集,看样子有涨薪的必要性。
“那就再给官员涨五成俸禄吧,免得说朝廷苛刻他们,至于本官的诗集他们爱买不买。”
“不过给官员们提个醒,下月京师要举行京察,考核标准便是对本官诗集的理解程度。一旦考核不过关,马上革职罢官。”
熊汝霖顿倒吸一口凉气,李大人居然为了推销自己的诗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连京察这种国之利器都拿出来作掩护,真是个大大的“好官”啊。
粱以章一脸平静,表示这不是李大人的正常操作吗。
只见李适对粱以章说道,
“京师的百姓既然如此追捧本官的诗集,那么你们顺天府就应该加大推销本官的诗集,让整个京师百姓都感受到诗词的美妙。”
粱以章立刻说道,
“下官回去后就办理,一定干得漂漂亮亮的,让李相的诗集传遍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
下来后粱以章也是面露苦色,李大人的诗词真的没有那么受欢迎,最主要京师的百姓有些根本就不识字,就算是识字的那也根本看不懂。
粱以章还是把诗集强卖给商人,才在短短两天时间卖了两万册。
当然李适的诗集在勾栏瓦舍是真的大火,诗集的受众群体其实是这些身世凄凉外加衣着清凉的小姐姐们。
于是京师最近就出现了荒唐的一幕,百官整日张口闭口都是李大人的诗集,基本做到人人倒背如流。
根本不用强迫百官购买,百官都是心甘情愿的购买,就算没有钱那也要借钱来购买。
李适大为欣慰,这百官真是一心向学,前途无量啊!
京师的街头巷尾也出现了大量的孩童在吟唱李适的诗集,当然不可避免顺天府花钱雇佣了一些小演员。
至于雇佣童工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这是在传播弘扬大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