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 第61节(1 / 2)

就这样,白河生产队头一份的茅厕就新鲜出炉了。

作为余安邦的师父,队上的老泥瓦匠,尤钱,当然是一大早就来帮忙。

他听余安邦说起茅厕的设计时,翘起大拇指,直说好。

“粪缸在外面,挑粪方便。里面蹲坑设计好,结实,最重要的是,干净卫生。”

因为周小满说了,每回上完厕所,要用水往下冲。最起码,茅厕里不会臭得进不了人。尤其在热天,幸福指数绝对蹭蹭往上涨。

余安邦与有荣焉。

“那是,这都是我媳妇想的,她很厉害。”

只把万年老光棍尤钱酸得不行。

两个男人负责砌砖,女人们负责和黄泥,递东西打下手,土房子速建起来速度很快。

最后,在周小满的要求下,茅厕靠近门后的位置,专门开辟了一块地,留作淋浴。

当然不是后世的淋浴,只是留了四平左右的地方。专门砌上小石子,底下垫的是沙子,就是淋了水,也不会泥泞。这块地特意垫高,洗澡之后的水,会顺着坡往下流,汇集到特意留出来得小孔,流到茅厕外的水沟里。

按周小满的意思,最好能用塑料薄膜之类的东西,做个浴帘,不仅保证隐私,冬天还能保暖。可惜,一时间,余安邦压根没寻到东西,只能暂时作罢了。

半天下来,大家都累得够呛。男人们干体力活,女人们也不轻松。

除了要在旁边打下手,快到饭点的时候,周小满婆媳一直在厨房里忙碌。

建房是大事,午饭绝不能含糊。

韭菜炒鳝段,炖泥鳅,辣椒炒五花肉,清蒸鲫鱼,清炒空心菜。

菜的种类不算多,可分量却是十足十。余家所有的菜碗都用上了,最后那一大碗炖泥鳅,是用搪瓷盆装着,摆上桌的。

饿得不行的众人,瞧见桌上的伙食,也不多话,抄起膀子就开吃。

尤钱还是头一回吃周小满的手艺,顿时惊为天人。

他因为会布置陷阱,隔三差五也能吃上荤腥,自以为已经比队上旁人幸福,可今天吃了周小满做的菜,只觉得他以前吃的,都是猪食。

“安邦,你这小子真有福气。果然还是讨个媳妇好。”

“那是,我早就跟尤叔说过,家里有个女人才像话。”

尤钱决定,他还是老老实实吃饭好。

吃过中午,都没歇着,抓紧时间,又开始忙碌了。

全家人结结实实忙了一整天,一直到了晚边六点多,天色暗下来,才收了工。

众人看着新鲜出炉的茅房,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笑来。

“好了,”尤前笑道,“剩下的零散小活,就你自己去弄,你师父我回去了。”

“吃了饭再走,”余秀莲留客,“中午多炒的菜,还没有动,再让小满炒两个快手菜,一会儿就能吃饭。”

尤钱笑着摆手。

“不用了,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们今天都累了一天,早点歇着。”

这个年代,谁家粮食都精贵,就他中午吃的那一顿,怕是比城里人过年的伙食都好。他知道徒弟投机倒把,弄了点小钱,可也不能这么造啊。

尤钱坚持要走。

周小满过意不去,从厨房里端了一碗腊泥鳅出来。

≈ot;尤叔,都是自己弄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拿回去吃。≈ot;

这些泥鳅,是放地笼子的额外产物。因为吃不过来,周小满索性处理干净后,就用柴火熏了,当腊菜吃。

腊过的泥鳅,炒之前,用热水泡软,再大油炒香辣椒蒜子,姜末,再下腊泥鳅,调味后,加水闷煮,不仅肉紧实有嚼劲,更上带上了姜蒜的香味,与辣椒的辣味,十分下饭。

尤钱从中午吃了周小满做的饭,就一直馋她的手艺,此时,哪里还能拒绝,当下就接了,还半开玩笑道:≈ot;以后叔家有荤腥,都弄到你家来,你这手艺,才配得上好东西。≈ot;

周小满自是没有不答应的。

送走尤钱,余家点上了煤油灯。

借着煤油灯的光,周小满随便热了中午吃剩下的汤,用面粉调了疙瘩,直接用调羹下到滚汤里面。

加上盐稍稍调味,一锅热疙瘩汤就出锅了。

累了一天,喝着滚烫的泥鳅疙瘩汤,整个人都暖洋洋起来。

吃完饭,一家人围着桌子说闲话。

≈ot;趁着没下雨,明天我再弄一弄茅厕里淋浴那块石子地,屋顶的茅草,也要趁天气好,赶紧盖上去。还有换下来的土坯子,我明天挑去咱家后院沤肥…≈ot;

余安邦说着没做完的事,周小满时不时提几句建议。

一旁的小宝则是咬着筷子傻笑。

他今天下学回来,发现自家茅厕大变样,顿时就兴奋得不行。

不是他吹牛,他家这茅厕,比队上不少人家的正房都要气派呢。

不行,他明天一定要在班上炫耀炫耀,要是大毛几个想来他家上茅厕,他就考虑考虑。

红眼病

第二天,余家一大早就有了动静,他们要继续前一天没做完的事。

余安邦爬上屋顶,周小满婆媳在底下递干稻草,大约一个小时,屋顶就弄完了。

几人正打算一鼓作气把茅厕里面的事完工,周家父子来了。

两人见状,不用多说,撸起袖子就帮忙了。

周小满与余秀莲连插手的地方都没有了。

她们索性去沤肥。

原先茅厕的墙体早就烂得不行,推倒之后,沤上两个月,就是上好的肥料。

婆媳二人拿了家里的土簸箕,开始担土。

坏了的土坯子,被她们集中挑到了后院空地角落里。

她们早就商量好了,等闲下来,再把后院杂草堆那一块重新开垦,种上花生。

队上的花生早就种下去了,不能再推迟了。

一家忙了大半天,终于把最后的收尾工作做完了。

中午又是周小满下厨。

之前买的荤腥早就没了,好在家里黄鳝,泥鳅管够,再加上鸡蛋,也算是能做出一桌菜来。

饭饱菜足,就说起闲话来。

“你们要的地笼子,我跟爸一次性带过来了,”周和平喝了一口茶,笑道,“我想着,只放黄鳝泥鳅太单一了,就按照小满之前说的,做成了圆形的,可以放青皮愣,虾子之类的,到时候,做成干货吃,也是个荤菜。”

“你大哥说的是,”周贵民跟着道,“不能总放黄鳝,我们一起做的十个长条形的,十个圆形的,就是麻烦了点,以后肯定有大用处。”

周小满就道:“辛苦爸跟大哥了。我们之前给的钱够不够啊,我刚看了,材料都不少。”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周和平摆手,“再说了,就是辛苦点,什么钱不钱的。”

周小满也就不强给了。

以后回娘家,多带点东西回去吧。

话题渐渐转到建茅房花了多少钱上去了。

余家这次建茅房,最大的支出是材料。

树是队上买的,两块五一根,买了三根。两根粗的做房梁,细的锯成木板子,在屋顶当架子。

粪缸也是队上买的,人家专门做缸,口径一米多,四块钱。另外就是透明瓦,价格高昂,一起花了五块钱。石板一块五。

土坯子,泥灰,干稻草,全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