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还没等三人开口,赵秉钧凑到皇上身边说:“冈田小次以及留驻上海的三百一十八名日本特工如何处置,请皇上决断!”
&esp;&esp;关续清的脸上骤然罩上了一层严霜,只说了一个字:“杀!!!”
&esp;&esp;“遵旨。”
&esp;&esp;三个人全都变了颜色,相互对视了一眼,噗通跪在地上,黄金荣涕泪横流,唉声道:“皇上,请您开恩啊!”
&esp;&esp;关续清绕着这三个人转了两圈,冷笑了两声道:“朕问你一句话,在上海滩是王法大还是青红帮的规矩大?”
&esp;&esp;“自然是王法大。”
&esp;&esp;“你们到底是愿意做中华的子民还是日本的走狗?”关续清已是声色俱厉,眉梢都在挑动。
&esp;&esp;“我们本来就是中国人,当然是愿做中华子民,永远拜服在皇上的天威之下。”
&esp;&esp;“好,既然如此,朕有三个条件,你们要是答应了,可免一死。第一,青红帮从今日起改名为沪救会,为上海政府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主要负责抢险救灾,平时则帮助治安总署共同维持上海市社会稳定,属于治安总署管理,会长由白显明兼任。”
&esp;&esp;黄金荣一听这话,马上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是要自己和青红帮完全脱离关系,当下也不敢反驳,只好点头答应。
&esp;&esp;ps:朋友们,这一卷“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了,接下来自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本卷结束时,应朋友们的要求,打算换个封面,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封面,可以提出来。顺便向兄弟们求花了!
&esp;&esp;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鸿章的奏折
&esp;&esp;“第二,你们三人可以继续充任三鑫公司会董,这个公司可以继续经营军火生意,而且朕要你们挂牌经营,但是远东股份公司要在这个公司中占有百分之75以上的股份,而且三鑫公司的一切军火买卖,你们三人都无权决定,最终的决定权在帝国陆军部手里。”
&esp;&esp;“是,我们一定尽心竭力为皇上、为国家效犬马之劳。”
&esp;&esp;“第三,上海市这些天的篓子都是你们捅出来的,朕知道你们个个腰缠万贯,所以要你们掏点儿钱出来弥补一下上海市民的损失,要不然,有朝一日上海事件的真相一旦公布出来,即使朕不杀你们上海市民能饶得了你们吗?”
&esp;&esp;三人悚然动容,忙不迭的点头。
&esp;&esp;关续清一笑道:“朕让聂缉椝给你们算过了,每个人出……一千万元吧,交到市财政厅。”
&esp;&esp;“啊!一千万元!”三人一咧嘴,三个人加起来就是三千万元,这笔钱都快要抵得上上海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了,他们明知道皇上有意要把他们的口袋掏空,可是为了保命又不敢说别的,只好答应下来。
&esp;&esp;关续清续道:“口头答应没有用,回头政府会给你们一份协议,只要在上面签了字,刚才说的就正式生效。在此之前,你们还是先在这里好好反省一下。以后有时间的话,朕还会召见你们。”
&esp;&esp;“谢主隆恩!”
&esp;&esp;出离了会客室,赵秉钧问道:“皇上,当真要把日本人都杀了吗?”
&esp;&esp;关续清思索了一下,说道:“刚才事急从权,主要是做给黄金荣他们看的。呃……那些日本军情人员是上海的钉子,必须要拔掉,一个不留全杀!至于那个冈田小次嘛,一个被免职的外交官而已,相信以后构不成威胁,关押几天就放了吧。”
&esp;&esp;“喳。”
&esp;&esp;北京,内阁办公厅会议室。
&esp;&esp;会议室里死气沉沉的,在座的都是帝国高层官员,但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有挂着疲倦和忧伤。
&esp;&esp;“人呢?倒水,倒水!嗓子都干了。”一向沉稳的刘步蟾此时也焦躁的想骂人,把桌子敲的当当直响。工作人员赶忙跑过来给几位大人倒茶。
&esp;&esp;然后屋子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喝水声。
&esp;&esp;忽然,会议室的门咣的一下开了,电报局局长戴鸿慈好像被谁推了一下似的,一头就扎了进来。还没等说话,端起刘步蟾刚刚凉好的茶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esp;&esp;“什么事?是不是有皇上的下落了?”李震急切的问道。
&esp;&esp;“嗨,你倒是说话呀,真能把人急死。”连冯相华都急得站了起来。
&esp;&esp;戴鸿慈显然是一路奔跑而来的,喝完了水又喘了半天气,这才说:“天……天大……好消息……”
&esp;&esp;“什么好消息?”众人不约而同的都站了起来。
&esp;&esp;“啪”,戴鸿慈把一份报纸拍在了桌子上,众人一起围拢过来,仔细观看。
&esp;&esp;只见报纸上斗大的标题写道:中华帝国皇帝御驾上海,力挽狂澜,威震上海滩!下面还刊登着关绪清的大幅照片。
&esp;&esp;“没错!就是皇上,真的是皇上。”几位大臣拿着这份报纸,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esp;&esp;关绪清到沪的消息一出在上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各处的百姓每天成千上万的聚集在市政厅门前,要求见皇上一面,可是赵秉钧和罗明为皇上的安全考虑,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最后只好让聂缉椝多次出面,向百姓反复解释,百姓这才纷纷散去。老百姓刚一走,又来了一大批中外记者,在市政厅门前足足赌了三天,这一下可忙坏了外务厅厅长,每天不知要回答多少记者的问题,最后连嗓子都哑的说不出话来了。
&esp;&esp;关绪清在上海又停留了几天,把这里的事务一一向聂缉椝嘱咐好了,盘算着不日就将回銮。
&esp;&esp;这一天,赵秉钧心急如焚的来找皇上,关绪清从对方的表情就看出来一定是出事了,于是问道:“又有什么事了?说吧。”
&esp;&esp;赵秉钧忧心忡忡的说:“您还记不记几年前李公曾上过一道折子,是关于南省废桑改农的条陈?”
&esp;&esp;关绪清点点头,他知道赵秉钧说的那个李公就是已经过世的李鸿章。
&esp;&esp;赵秉钧接着说道:“当初这道折子是经过皇上您御批的。当时由于国事纷杂,这件事也就没有全面推开……”
&esp;&esp;关绪清悠悠说道:“是啊,斯人已去,他的折子还在朕的案头,让人怎能不想念呢。”
&esp;&esp;“从中俄战争之后,废桑改农这件事才正式在南省推开,可是到了如今却出了一件大岔子啊。”
&esp;&esp;“哦?倒是说说看,出什么岔子了。”赵秉钧这才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
&esp;&esp;明末以来,江南便是全国的纺织业中心,所谓“日出千绸,衣被天下”,描述的正是江南纺织业繁盛一时的景况。然而伴随着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