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金吾卫将他押入刑部大牢后刑部的态度也很奇怪,对他采取了不闻不问,不审不打的方式,就将他这么晾着。
&esp;&esp;至于狱卒态度还算不错,但应该也是顾忌他有朝一日可能无罪释放。
&esp;&esp;能够关到刑部大牢的都是大人物,狱卒们可不会主动得罪。
&esp;&esp;眼下王忠益无法与外界联络,只能被动的等结果。
&esp;&esp;接下来审问他的衙门会是谁?
&esp;&esp;刑部,大理寺还是御史台,亦或者是那可止小儿夜哭的不良人?
&esp;&esp;不管是谁来审,王忠益只想弄清楚他的罪名究竟是什么。
&esp;&esp;自古权臣大将都会受到君王猜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王忠益看来当今天子乃是不世出的明君,不会随意猜忌臣子。
&esp;&esp;所以这其中要么是有什么误会,要么是有小人存心构陷自己。
&esp;&esp;王忠益更加倾向于后者。
&esp;&esp;他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出来,以牙还牙。
&esp;&esp;虽然他如今身在狱中,但心腹一定在拼命帮他斡旋。
&esp;&esp;是以他的心态还是保持的不错的。
&esp;&esp;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会放弃。
&esp;&esp;因为他是王忠益,是那个三万铁骑破北胡的飞将军。
&esp;&esp;…
&esp;&esp;…
&esp;&esp;“陛下,冯昊连夜入宫见了老奴,老奴按照陛下的意思与他说王忠益是因为暗通漠北胡族和魔教被逮捕的。”
&esp;&esp;紫宸殿内,内侍监郑介束手而立,态度很是恭敬的禀报道。
&esp;&esp;显隆帝面沉如水不发一言。
&esp;&esp;空气仿佛凝固了,郑介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esp;&esp;良久之后显隆帝方是开了金口,沉吟道:“冯昊怎么说?”
&esp;&esp;“冯昊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会尽力把案子查好。”
&esp;&esp;“他怎么知道朕会把案子交给他去办?”
&esp;&esp;显隆帝面露不愉。
&esp;&esp;“老奴不好多说什么,不过陛下若是想要审问王忠益,定然会选一个与其没有利益瓜葛的地方。这一点不论是刑部、大理寺还是御史台都不合适。”
&esp;&esp;郑介顿了一顿:“似乎只剩下了不良人,所以老奴觉得冯昊是赌的。”
&esp;&esp;显隆帝面上的阴云逐渐淡去:“这么说来他是吃定朕了。”
&esp;&esp;“大伴,朕若是把这个案子交给你去办,你能办妥吗?”
&esp;&esp;“陛下,宦官不能干政,此乃祖制。”
&esp;&esp;郑介也是老狐狸了,毫不犹豫的顶了回去。
&esp;&esp;显隆帝虽然被顶的很难受,但也没有发作的理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esp;&esp;“罢了,他既然想要去审朕便成全他。五日,五日后朕要一个结果。”
&esp;&esp;“陛下英明。”
&esp;&esp;郑介毫不犹疑的拍了一记马屁。
&esp;&esp;…
&esp;&esp;…
&esp;&esp;第35章 移送不良人
&esp;&esp;显隆帝降下一道旨意,王忠益案由刑部移交至不良人衙门审理。
&esp;&esp;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esp;&esp;不良人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为了监察百官而设立的机构,相较于掌刑名审讯之责名正言顺的刑部,不良人显得有些过于的跳脱于大周刑法体系之外。
&esp;&esp;但或许显隆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esp;&esp;总而言之,显隆帝算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管满朝文武如何上蹿下跳,这道旨意是绝不会更改了。
&esp;&esp;冯昊不是想要审问王忠益吗,就给他一次机会。
&esp;&esp;不过对当事人王忠益来说,情绪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esp;&esp;不良人是什么衙门他最清楚不过,进了那里便是再有冤屈也能屈打成招。关键看不良人想不想要秉公处理。
&esp;&esp;但对王忠益来说,这已经是既成事实,既然拒绝不了,那还不如躺平呢。
&esp;&esp;
&esp;&esp;
&esp;&esp;当赵洵得知朔州节度使王忠益已经从刑部大牢移送至不良人衙门,心中直是一阵狂喜。
&esp;&esp;他显然低估了冯昊的实力,冯昊爸爸真的是太强了,强到让人羡慕。
&esp;&esp;有朝一日,赵洵有机会变成这样的强者吗?靠着一己之力可以改变朝局,改变重要事件的走向?
&esp;&esp;赵洵知道在任何时代要想混的开,有三点很重要。
&esp;&esp;其一是能力要强。
&esp;&esp;若是能力太差,你便是再会拍马屁,再能左右逢源也无济于事。
&esp;&esp;其二是脸皮要厚。
&esp;&esp;脸皮厚的人能够做出许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往往能够保持极强的压制力。
&esp;&esp;其三就是要有背景。
&esp;&esp;这个不用多说,毕竟任何当权者都希望用自己人,用熟人。熟人用的相对放心。
&esp;&esp;这三点只要占据了其中一条,就极有可能混出头。
&esp;&esp;赵洵勉强占了三条。
&esp;&esp;所以他如果混不出来,老天爷都会看不下去的。
&esp;&esp;当然,当下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抽丝剥茧,查清王忠益案的真相。
&esp;&esp;此事绝不仅仅关乎一个朔州节度使的任免,而是关乎到朝廷对于朔州官场的态度。
&esp;&esp;如果真如弹劾检举王忠益的那位言官所说,如今的朔州已经是王忠益的一言堂,知有节度使而不知有天子的话,接下来肯定少不了有一场血雨腥风。
&esp;&esp;政治从来都是不单纯的,而是夹带了许多私货。
&esp;&esp;无外乎是一派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搞死另一派,然后安排自己人上位。
&esp;&esp;一开始赵洵也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可冷静下来他觉得事情绝不可能那么简单。
&esp;&esp;一切都一切都发生的那么巧合那么突然,就像是有人事先安排好的一样,每到一个节点都会有人来引爆。
&esp;&esp;如今在不良人衙门中,赵洵是最被冯昊看好的人,所以哪怕上次吃酒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