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周不良人 第52节(1 / 2)

&esp;&esp;哪怕是那些卖艺不卖身的清倌儿,也不可能把客人拒之门外。

&esp;&esp;一切皆是为了生计。

&esp;&esp;赵洵随着婢女走入阁中,只见迎面是一扇花鸟屏风。

&esp;&esp;屋内显然熏着香,细细一嗅香气便灌入到脾胃之中,让人神清气爽。

&esp;&esp;绕过屏风,赵洵立时便见到一个妙龄女子跪坐在琴前。

&esp;&esp;这人穿着一身湖蓝色襦裙,衬显得胸前肌肤微丰。但除了这胸前沟壑外,其整体呈长挑身材,一副削肩配上水柳腰,十分的诱人。

&esp;&esp;再仔细看去,这女子生的一张鸭蛋脸,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esp;&esp;一双明眸俊目,配上朱唇皓齿,直是让人过目难忘。

&esp;&esp;这女子很显然就是三江阁的头牌韩妙仪了。

&esp;&esp;可以说韩妙仪不是那种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但是长的很讨喜。

&esp;&esp;她兼具了大周朝以丰腴为美养出的富贵气质和后世女子的那种纤弱妩媚楚楚可怜的情调,很少有人见过她后能够把目光从其身上挪开。

&esp;&esp;赵洵也不例外。

&esp;&esp;“素闻韩小姐琴艺精湛,不知今日可否有幸聆听一曲。”

&esp;&esp;…

&esp;&esp;…

&esp;&esp;第64章 赵三首

&esp;&esp;赵洵是典型的翩翩佳公子形象,皮相是极好的。

&esp;&esp;虽不说貌似潘安,但在一众贵胄子弟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翘楚。

&esp;&esp;再加上他刚刚破获大案,正是春风得意之际,眉宇间更衬显出了不少的英气。

&esp;&esp;韩妙仪的视线一直都没有从赵洵的身上挪开过。

&esp;&esp;在风月场这些年,她也算是阅人无数。

&esp;&esp;达官显贵,王孙公子,什么样的人都见过。

&esp;&esp;但像赵洵这么完美的,还真未曾见。

&esp;&esp;韩妙仪朱唇轻启,淡淡吐出一个“可”字。

&esp;&esp;随即葱指轻轻拨动琴弦,弹唱了起来。

&esp;&esp;大周的曲子词相较于诗作稍显逊色了一些,不过也有不错的作品。

&esp;&esp;韩妙仪弹奏的这一首就是时下最流行的闺怨题材。

&esp;&esp;词牌名是固定的,词人根据词牌固定的韵脚进行填词,填词之后歌伎再唱出来。

&esp;&esp;不得不说韩妙仪的声音很特别,不粗不尖,绵长中透着一抹清润,犹如水滴滴在湖面上的声响一般。

&esp;&esp;她的唱腔细腻,百转千回,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esp;&esp;赵洵不由得感慨,这个时代的弹唱水准着实不低,韩妙仪更是将这首曲子演绎的至臻完美。

&esp;&esp;赵洵一直沉浸在曲子中,直到一曲终了仍然没有反应过来。

&esp;&esp;还是韩妙仪轻声细语的问道:“赵公子,奴家这曲弹得可还合赵公子心意?”

&esp;&esp;赵洵恍然抽离出来,微微颔首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esp;&esp;本是他信口说出的一句话,却听的韩妙仪一怔,口中喃喃念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好诗,真的是好诗啊。素闻赵公子诗才了得,今日奴家算是见识了。”

&esp;&esp;韩妙仪这话也没有什么毛病。

&esp;&esp;诗词这种东西讲究的是一个随性而作,不能太程式化,太过矫揉造作了。

&esp;&esp;赵洵临场作出的这两句,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能够体现出实力。

&esp;&esp;不得不说赵洵是一头顺毛驴,韩妙仪算是把赵洵拿捏的死死的。

&esp;&esp;诗词这种东西对赵洵来说可谓信手得之,只看他愿不愿意做。

&esp;&esp;他觉得韩妙仪很合眼缘,跟她待在一起的感觉很舒服,遂微微眯着眼睛吟道:

&esp;&esp;“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esp;&esp;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esp;&esp;整首词吟来可谓一气呵成,方才还在称赞的韩妙仪这下直接呆住了。

&esp;&esp;她知道赵洵有才,却不知道赵洵有如此大才。

&esp;&esp;整首词赵洵作的可谓是珠联璧合,天衣无缝。韵脚方面,更是和雨霖铃这个词牌完美契合。

&esp;&esp;“好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好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离人分别之情之景,被赵公子写尽矣。”

&esp;&esp;像韩妙仪这样的花魁艺术鉴赏能力是极强的,她打小就被培养琴棋书画方面的能力,虽然不一定算是拔尖,但也是在水准之上的。

&esp;&esp;放眼整个大周朝,这首雨霖铃都是排在前列的。

&esp;&esp;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韩妙仪看向赵洵的眼神都变得含情脉脉,完全是一副佳人对才子的状态。

&esp;&esp;得了韩娘子这般夸耀,赵洵心中暗爽不已。

&esp;&esp;他心道这才哪儿跟哪儿,你喜欢听词,我便让你听个够。

&esp;&esp;“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esp;&esp;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esp;&esp;一首蝶恋花将韩花魁的情绪彻底点燃了。

&esp;&esp;“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esp;&esp;她反复念着这句,一时间竟然痴了。

&esp;&esp;诚然这首词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最浅层最直接的解释却是对恋人的忠贞不渝。

&esp;&esp;韩妙仪也很显然t到了这点,完全沉浸在了氛围之中不能自拔。

&esp;&esp;“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因为看到了韩娘子,所以赵某能够作出这两首词。”

&esp;&esp;赵洵举起酒杯抿了一口,随即笑声道:“不知可还合韩小姐的心意?”

&esp;&esp;这句话算是说到韩妙仪的心尖上了。

&esp;&esp;她自幼生长在三江阁,所见到的皆是一些来寻欢作乐的酒客公子。

&esp;&esp;纵然有一些生了情愫的,一夜过去大概也忘到了九霄云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