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做到这点,就能简在帝心,享浩荡天恩。
&esp;&esp;“自古朝廷与地方利益之争不断,究其根本在于兵、财、政。陛下若想永绝后患,不如借着这次酒宴的机会分一分各大节度使手中的权力。”
&esp;&esp;显隆帝听到这里不由得眼前一亮。
&esp;&esp;他之所以重用孙彦,可不仅仅是因为此子嘴巴甜会拍马屁。
&esp;&esp;而是因为孙彦确实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
&esp;&esp;“说下去。”
&esp;&esp;孙彦喉结微微耸动,继而恭声道:“节度使统率之地多是边关重镇,概因节度使设置之初是为了抵御外敌。所以兵权是很难裁撤的。陛下要想动,可以在财权和政权上想办法。”
&esp;&esp;显隆帝听罢陷入沉思。
&esp;&esp;不得不说孙彦的这个提议确实有点意思。
&esp;&esp;一直以来显隆帝都是通过不断调任各大节度使的防区来平衡。
&esp;&esp;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esp;&esp;要想彻底根除这一弊病,还得从根源制度上想办法。
&esp;&esp;其实显隆帝最想动的就是节度使的兵权。
&esp;&esp;但是就像孙彦说的那样,动了节度使的兵权,则边关不稳。
&esp;&esp;不管是北方蛮族、南方蛮族还是东越国、乃至魔宗中人都有可能对大周边关重镇产生想法。
&esp;&esp;这是很致命的事情。
&esp;&esp;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显隆帝肯定不希望第一步就折戟沉沙。
&esp;&esp;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财权和政权上动想法。
&esp;&esp;财权方面,节度使可以自己铸币,完全不用看朝廷的脸色。
&esp;&esp;政权方面,节度使有完全的人事任免权,四品以下的官员可以自行任命。
&esp;&esp;任命四品以上的官员节度使也只需要向朝廷报备一下走个流程。
&esp;&esp;通常来讲,朝廷不会拒绝。
&esp;&esp;所以到底要动哪一个方面呢?
&esp;&esp;“孙爱卿觉得朕该先动哪一个?”
&esp;&esp;“陛下不妨双管齐下。”
&esp;&esp;孙彦早有准备,此刻正好借着机会表现一番。
&esp;&esp;“如果陛下只提一点,节度使们完全可以抱团取暖,对抗朝廷。最后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但如果陛下要同时削节度使的财权、政务权,节度使内肯定会出现意见分歧。届时陛下可各个击破。最终达到削弱节度使的目的。即便节度使依旧强硬,朝廷也可以示弱,只削一点,算是给了节度使讨价还价的空间。”
&esp;&esp;孙彦这一席话让显隆帝很是受用。
&esp;&esp;不得不说这是一出妙计。
&esp;&esp;节度使再强也不可能强过朝廷。
&esp;&esp;只要让他们不抱成团,朝廷就处于优势地位。
&esp;&esp;朝廷故意提出削减节度使两项大权,给节度使们留下讨价还钱的空间。
&esp;&esp;若是节度使们强硬则朝廷退让一步。
&esp;&esp;若是节度使不强硬,则朝廷两项皆取。
&esp;&esp;“孙爱卿此计甚妙。”
&esp;&esp;“多谢陛下夸赞。”
&esp;&esp;孙彦满脸堆笑道:“此事若成,陛下可高枕无忧矣。”
&esp;&esp;…
&esp;&esp;…
&esp;&esp;第121章 本命物
&esp;&esp;从书院回到国公府后,赵洵平复了一番激动的心情,开始仔细研究山长交给他的这本《沧浪刀法》。
&esp;&esp;修行体系各等级之间并非平稳晋升,其中有几个大的阶越。
&esp;&esp;譬如七品,又譬如四品,再譬如一品。
&esp;&esp;八品和七品是云泥之别,若能晋升至七品,才从拥有自保能力变为拥有较强的主动进攻能力。
&esp;&esp;而且在这一阶段,修行者的性灵会主动寻求本命物进行关联。
&esp;&esp;一旦关联成功自始至终不会再改变。直到本命物损毁或者修行者死亡。
&esp;&esp;这一阶段是修行者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够铺垫好,今后的修行之路就会无比的顺畅。可若是把握不好,很可能碌碌无为了此残生。
&esp;&esp;至于五品晋升至四品,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越。
&esp;&esp;这意味着一个中阶修行者可以迈向高阶,虽然赵洵经常吐槽在长安城四品遍地走,五品不如狗。但实际上四品强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而且这是在长安城。
&esp;&esp;放到一般地界,很可能一个州县都找不出一个四品强者。
&esp;&esp;至于二品晋升到一品的过程,就更是艰难了。
&esp;&esp;二品和一品虽然只差一品,但却是天人之隔。
&esp;&esp;至于超越品级的强者就更少了,赵洵知道的只有三人。
&esp;&esp;钦天监监正袁天罡、内侍监郑介、浩然书院山长。
&esp;&esp;这三人被誉为长安城的守护神。
&esp;&esp;袁天罡是道门代表,一手大观心术震慑邪祟。
&esp;&esp;郑介则是朝廷的代表,以一人之力守护李周皇室、宗室。
&esp;&esp;至于山长就更不用说了,是被誉为当世儒圣的存在。天下读书人莫不以山长马首是瞻。
&esp;&esp;赵洵是以三人为榜样的,但是他很清楚眼下最关键的是晋升七品。
&esp;&esp;只有迈过七品这道门槛,赵洵才算是真正成为了中级修行者。
&esp;&esp;青莲道长给了他《清虚心法》,山长给了他《沧浪刀法》。
&esp;&esp;两者他只要掌握了其中之一就能晋品,以他独特的资质,任何一个修行体系晋升品级,其他修行体系都会在随后晋升。
&esp;&esp;《清虚心法》且不去说,赵洵已经研究了有些时日,至于《沧浪刀法》一开始赵洵是不太理解的。
&esp;&esp;再怎么说山长也是儒圣,不是应该给他一些关于文修的典籍吗?
&esp;&esp;可是当他真正打开这本《沧浪刀法》开始研读的时候,他真切的领会到了山长的用意。
&esp;&esp;这本《沧浪刀法》的核心还是教会赵洵如何使用浩然气。
&esp;&esp;浩然气是读书人特有的气息。
&esp;&esp;只有炼出浩然气,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