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变革的阵痛期,只要百姓不抵触新政问题就不大。”
&esp;&esp;朱标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esp;&esp;确实是这个道理,要是万事都要和百姓解释清楚,那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esp;&esp;朱橚并未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对政治毫无兴趣,只是陈述自己的见闻:
&esp;&esp;“还有个原因,我觉得才是百姓不安的根源所在。”
&esp;&esp;“很多地方对新政的执行并不彻底,依然在使用旧政策。”
&esp;&esp;“甚至有官吏曲解新政为自己牟利。”
&esp;&esp;“哼。”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这些人统统该杀。”
&esp;&esp;朱标表情也不好看,却没有那么生气:
&esp;&esp;“此事在意料之中,深化革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esp;&esp;“等我……嗯,会继续深化革新,直至新政普及到每一个角落。”
&esp;&esp;接着,朱橚又讲了很多所见所闻,有好的也有坏的。
&esp;&esp;总体上来说,大明局势是蒸蒸日上的。
&esp;&esp;听到这里,众人的心情都好转了起来。
&esp;&esp;毕竟做了那么多,要是大明还破败不堪,就太打击人了。
&esp;&esp;对于朱标来说,从亲弟弟嘴里得知大明的基层情况,自然更具有真实性。
&esp;&esp;和锦衣卫调查的情况相结合,能让他对未来的施政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esp;&esp;总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休养生息。
&esp;&esp;-----------------
&esp;&esp;陈景恪得知自己徒弟回来,已经是下午了。
&esp;&esp;今天正好是他休沐,就躲在家里看书。
&esp;&esp;正看的入迷,就听有人说道:
&esp;&esp;“老师,别来无恙乎。”
&esp;&esp;陈景恪疑惑的抬起头,待看清来人模样,惊喜的道:
&esp;&esp;“周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esp;&esp;朱橚先是见礼,然后解释道:“上午才到京城,和我爹娘他们聊了一会儿,就过来找您了。”
&esp;&esp;陈景恪高兴的道:“快坐快坐……”
&esp;&esp;然后抱怨道:“哎,老高你也真是,竟然不通知我,我也好出门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