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42节(2 / 2)

记下了,指挥使且看着吧。”

&esp;&esp;杜同礼又叮嘱了几句,才起身离开。

&esp;&esp;他对刘隆是真的很欣赏,尤其是最近几天交流下来,发现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

&esp;&esp;尤其是对律法和新政,都有着极深的了解。

&esp;&esp;再加上性情刚毅,将来若出仕必有一番作为。

&esp;&esp;所以在接连给陈景恪的两封信里,都着重提了刘隆。

&esp;&esp;事实上,杜同礼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在前世刘隆也是大明有数的直臣清官。

&esp;&esp;永乐年间,有太监不顾民情强行催收赋税,逼的百姓卖儿卖女。

&esp;&esp;百姓忍无可忍,就聚众把那太监打死了。

&esp;&esp;此举形同谋反,朱棣大怒要派兵清剿。

&esp;&esp;刘隆犯颜直谏,将太监的恶行告诉朱棣,让朱棣改变的主意,保住了一县百姓。

&esp;&esp;后来他更是官至大理寺卿,成为大明律法界的一把手。

&esp;&esp;上一世他没有后台,尚且能做出如此壮举。

&esp;&esp;这一世有了杜同礼保举,想来会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esp;&esp;等桑敬安顿好,杜同礼登门拜访,将这些天收集的情报全部移交给了他。

&esp;&esp;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又怎会真的毫无作为。

&esp;&esp;所有锦衣卫衙门下面,都有一条通往外面的密道,他一直在通过密道与外界联系。

&esp;&esp;激活了很多潜藏的暗子,拿到了很多证据。

&esp;&esp;看到这些证据,桑敬大喜道:“杜指挥使,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啊。”

&esp;&esp;杜同礼笑道:“永义侯客气了,咱们都是替皇上办事,理应通力合作。”

&esp;&esp;“而且说起来,我之所以能收集到这么多证据,还多亏了赵鼎……”

&esp;&esp;于是他就将这些天的情况说了一下。

&esp;&esp;不外乎就是,赵鼎着急毁灭证据,反而将自己暴露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

&esp;&esp;顺藤摸瓜找到了好些罪证,锁定了好几个重要人物。

&esp;&esp;桑敬冷笑道:“狗急跳墙,亏他还是圣皇心腹,竟做下如此恶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