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2章(1 / 1)

&esp;&esp;实际上,从一开始她就觉得,谢郁维这一步棋,算不得高明。

&esp;&esp;虽说这是当前局势下,谢家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esp;&esp;可这些科举入仕的新科进士,从入朝到能堪当大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esp;&esp;她的晋升之路是个例,不能代表绝大多数。

&esp;&esp;当然,从长远来说,这个选择并没有任何问题。

&esp;&esp;朝堂的未来到底还是属于年轻官员。

&esp;&esp;可达成这个事情的大前提,是要他们两方焦灼多年,这些新科进士,才有冒头的机会。

&esp;&esp;否则,一切都不过只是一纸空谈罢了。

&esp;&esp;问题就在于,这么长的时间,他谢郁维能等,那蠢蠢欲动的江太妃和广郡王也能等?

&esp;&esp;施元夕和周瑛又能任由着他结党营私,不断提拔自己人?

&esp;&esp;阻拦因素太多,想要一步登天,几乎没有可能。

&esp;&esp;且在她看来,谢郁维也不是一个这么有耐性的人。

&esp;&esp;既是如此,谢郁维便必定留有后招。

&esp;&esp;“施大人的意思,此事的重点,在于吏部?”李侍郎面色微变,沉声说道。

&esp;&esp;施元夕轻颔首:“朝中官员众多,又有太后坐镇,除中书省外,谢家轻易插不进手。”

&esp;&esp;中书省这个位置,新科进士也很难进入其中。

&esp;&esp;“但……地方官员却并非如此。”施元夕眼眸闪烁。

&esp;&esp;惠州之事便是个中典型,魏天昊本身能耐不算多么了得,却在京城魏家的提拔下,一路晋升至二品大员。

&esp;&esp;后续还成为魏家的摇钱树,给魏昌宏带来极大的价值。

&esp;&esp;这还是在魏昌宏尤其看重朝堂,较为忽视地方的情况下,便能做到这个地步。

&esp;&esp;若是情况扭转,谢郁维手中,尚不知要出现多少个魏天昊。

&esp;&esp;周瑛面色发沉:“地方官员的任命及升任,大部分由吏部掌控。”

&esp;&esp;施元夕眼眸闪烁,补充道:“现任吏部尚书蒋谭明,便是谢郁维手里的一把利剑。”

&esp;&esp;这就是症结所在。

&esp;&esp;之前施元夕跟魏家在朝上周旋时,谢郁维唯一牵扯进来的那次,就是蒋谭明从中调和。

&esp;&esp;那次以后,施元夕便猜到了蒋谭明是谢郁维的人。

&esp;&esp;蒋谭明在吏部多年,只能说是无功无过。

&esp;&esp;但这人行事谨慎小心,明面上从未有过明确表态和偏向。

&esp;&esp;如果不是当初谢郁维急于拿到防弹甲胄的图纸,施元夕也没那么快猜到蒋谭明的立场。

&esp;&esp;魏家倒台后,施元夕从陈海的口中得知,蒋谭明还是当年先帝亲自提拔起来的人。

&esp;&esp;她猜测,估计连魏昌宏都不知道,这人已经在暗地里投向了谢郁维那边。

&esp;&esp;她轻叩了下扶手,神色严肃地道:“重开春闱是假,借用春闱一事,让吏部动起来才是真。”

&esp;&esp;“谢郁维是要将谢家及江太妃手里能用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esp;&esp;从地方建起庞大势力,与朝中的周瑛一脉分庭抗礼。

&esp;&esp;天高皇帝远。

&esp;&esp;朝堂官员再多,也比不得各处的地方官,且脱离京城后,不在天子亲卫的监查下,行事会方便许多。

&esp;&esp;地方官考评,升迁还都握在他们手中。

&esp;&esp;……吏部中虽有李侍郎从旁牵制,可蒋谭明才是一部之首。

&esp;&esp;官职品阶之下,李侍郎轻易是越不过他去的。

&esp;&esp;认真说来,谢郁维手里握着的工部、兵部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蒋谭明。

&esp;&esp;这也是历来六部排序,都以吏部为先的根本原因。

&esp;&esp;吏部,便是真正的六部之首。

&esp;&esp;“荒唐!”郑奇明怒拍了下桌案,面上带着怒意。

&esp;&esp;和往常不同的是,今日这殿内还多出了一人。

&esp;&esp;便是那个刚被调任到京城担任户部尚书的冯炜然。

&esp;&esp;冯炜然坐在施元夕身侧,闻言神色微顿。

&esp;&esp;施元夕离开惠州前,大局未定,他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造化。

&esp;&esp;如今得周瑛提拔,同属六部官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议事。

&esp;&esp;冯炜然性格内敛,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esp;&esp;旁边的施元夕却道:“冯大人可是有话要说?”

&esp;&esp;殿内的官员皆抬眸看向他。

&esp;&esp;冯炜然回过神来,眼眸闪烁,面上的表情却格外笃定,他沉声道:“此事上,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esp;&esp;次日,早朝时分。

&esp;&esp;春闱刚过,朝上暂无要事。

&esp;&esp;只是在群臣议事前,边疆送来战报。

&esp;&esp;打从周瑛扶持王溪,成立火铳营后,连着数日,传来的都是些好消息。

&esp;&esp;今日更甚。

&esp;&esp;战报是王溪亲手所写,说他们前几日夜间深入敌营,活捉了敌方将领。

&esp;&esp;北越接连战败,重要将领被俘,已出现败象。

&esp;&esp;这场战事持续一年,边疆苦不堪言,如今对方终是出现了兵败之象,消息一出,朝野振奋。

&esp;&esp;当下,整个朝堂都热闹了起来。

&esp;&esp;施元夕站在朝上,耳边不断充斥着路星奕这个名字。

&esp;&esp;她神色轻缓,面色平和,目光却扫向了周围。

&esp;&esp;朝上许多官员都清楚,如今这短暂的安宁,都是因边疆局势未定。

&esp;&esp;各方势力暂且退居在安全线内所导致。

&esp;&esp;一旦边疆得胜,大军班师回朝。

&esp;&esp;朝中必定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

&esp;&esp;周瑛垂帘听政后,尹骸担任御前侍卫统领,同步调遣着底下的影卫探测各方动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