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说起歉疚话来,表情也是冷冷的。
&esp;&esp;身侧的屋子便是唐简身死之处,秦玅观没有勇气入内,只是远远探望了一眼。
&esp;&esp;朕写了祭稿,你入内,替朕点了吧。
&esp;&esp;唐笙俯身接过,同几个侍从一道入内。
&esp;&esp;唐简为人清介正直,住处也丝毫没有阴冷的气息。寝居内,除了有些霉味和烟尘味,看不出任何异样。
&esp;&esp;如若不是房梁上绳索摩擦出的印记,无人能看出这间古朴雅致的居室,曾见证了权重秩高的能臣最后慷慨赴死的决绝。
&esp;&esp;唐笙不觉害怕,只想重重叹息。
&esp;&esp;火折子引燃了长长的祭书,火焰绵延,缓慢吞噬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esp;&esp;烁动的火光中,唐笙看到了一行小字。
&esp;&esp;我与卿,夙期已久,人间无此。东窗共读,相知恨晚,岁月几何难计。长夜泪满襟,曾见河清海晏,往往梦中槐蚁。
&esp;&esp;唐笙眼眸中的光亮淡去了,祭稿成了灰烬,散落在她的脚边。出来时,秦玅观正定定望着窗外,眼底印着光秃秃的柿树。
&esp;&esp;光影斑驳,恍惚间秦玅观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esp;&esp;你阿姊说,秋日里她打开书窗,仰首间便能看到结满红果的柿树。秦玅观道,想必就是这棵了。
&esp;&esp;睹物思人之痛,唐笙是明白的。
&esp;&esp;她越来越觉得,唐简和秦玅观之间,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了。
&esp;&esp;唐笙喉头涩涩的,想要劝慰几句,可开口时,想说的却又都卡在了咙间。
&esp;&esp;陛下
&esp;&esp;不多久,前去寻物的侍从便绕了回来,手中多了几封信笺。
&esp;&esp;透风砖是活的,臣等拆开,摸到了唐大人留下的书信。侍从道,想必是三司搜查时漏了此处。
&esp;&esp;蜡封的信笺上皆写着阿幺亲启,秦玅观知是唐简写给唐笙的,并不拆开。
&esp;&esp;你阿姊留给你的。秦玅观转交唐笙,眼眶似乎有些泛红。
&esp;&esp;唐笙一一翻过,指尖忽顿。
&esp;&esp;陛下,此封未曾署名。
&esp;&esp;秦玅观偏首:拆开。
&esp;&esp;这封信也未曾封蜡,唐笙指尖轻捻,便挑出了信封里的东西。
&esp;&esp;信里只有一片枯败的花瓣和一张薄薄的信纸。时隔太久,朽烂的花瓣的汁水早已印在信笺上,看不清字迹了。
&esp;&esp;唐笙迎光望去,只瞧出了无岁二字。
&esp;&esp;陛下,这是留给您的吗?唐笙下意识道。
&esp;&esp;秦玅观摇头:想来她应当是恨朕的,不会有话留给朕。
&esp;&esp;她说得落寞,唐笙的心也随之沉了沉。
&esp;&esp;都搜过了么。秦玅观问。
&esp;&esp;侍从答:回陛下话,皆搜过了,不曾搜到其他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