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和粉碎刀片。
&esp;&esp;只要有了电机,周扬就有信心整出适合粉碎秸秆和谷物的粉碎机出来。
&esp;&esp;不过这个时代,任何工业品那都是奢侈品,即便是一个电机,那也不是那么容易买得到的。
&esp;&esp;反倒是买这种报废设备更容易些,且价格也比较合理。
&esp;&esp;而只要搞出合适的粉碎机,那么饲料厂和骨粉厂那边的生产效率便可大大提高。
&esp;&esp;到时候养猪致富便不存在任何问题了,甚至于到时候还可以通过生物饲料养牛、养羊、养鸡、养鸭。
&esp;&esp;总而言之,这事事关重大,因此周扬决定尽快抽时间去一趟钟海所在的宁海铁矿!
&esp;&esp;第213章 东泉农场的消息
&esp;&esp;夜深人静,漆黑寂静的小山村里,只有周家的灯亮着!
&esp;&esp;炕桌上,周扬一边对照着英文教材,一边不断地在稿子上沙沙的写着,速度非常的快!
&esp;&esp;今天他虽然累了一天,但是现在的心情却非常的亢奋,脑子也非常的清晰!
&esp;&esp;不仅仅是因为粉碎机有消息了,更重要的是下午的时候,刘济民等人和他说了一些关于东泉农场的情况。
&esp;&esp;据刘济民说,他们是在8月15日去的东泉农场,也就是周扬回来的第二天。
&esp;&esp;在此之前,包括刘济民、王远华在内的一干医学界的大佬们都在北蒙旗,参加该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
&esp;&esp;眼看着鼠疫防治工作暂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们正准备回京城,突然接到了省里面的一个电话:应省军区的委托,省里要他们这些人立即赶往距离北蒙旗不远的东泉农场。
&esp;&esp;任务是要他们去那里考察一下,是不是有必要建一个卫生室或者是卫生院。
&esp;&esp;同时,省里要他们顺便给农场的那些人瞧瞧病!
&esp;&esp;刘济民等人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东泉农场是什么地方,等到了之后才知道这地方的性质,当即便在农场管理处的配合下开展工作。
&esp;&esp;也是在此时,他们给村民们看病的时候,发现了大病初愈的老许。
&esp;&esp;当得知老许竟然是一个慢性克山病患者,前段时间还濒临死亡,却在几天时间内就被人治得七七八八了。
&esp;&esp;这事顿时引起了刘济民等人的注意,这才有了今天的事情。
&esp;&esp;据刘济民所说,他们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认为东泉农场及其周边的十几个村庄的医疗条件相当落后,情况堪忧。
&esp;&esp;因此已经给省里打了报告,有必要建一个乡镇、公社级别的卫生院。
&esp;&esp;而省里的相关领导已经在着手处理这件事情,不出意外的话,很快这事就有眉目了!
&esp;&esp;得知这个消息后,周扬的心情大好。
&esp;&esp;他离开东泉农场的时候,一直有些担心那里的情况。
&esp;&esp;虽然他为村民们解决了缺水的问题,也给他们指了一条烧制砖瓦的路子。
&esp;&esp;但是对于一个近乎一穷二白的简易村子,想要摆脱贫困,解除死亡的威胁,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esp;&esp;那里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esp;&esp;不仅仅是吃不饱穿不暖会要了村民们的命,无处不在的病毒和疾病时刻都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esp;&esp;村子里那些人的命运周扬多少知道一些,据爸妈讲,村子是八零年的时候解散的,当时活着回城的不到80人。
&esp;&esp;想想,现在村子里还有250人,即便是刨掉那40名战士,真正的村民也有210人。
&esp;&esp;最后能活下来的不到80人,这是个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