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小小婢女也敢在本宫面前多嘴!”静宁长公主轻喝道:“来人,掌嘴!”
&esp;&esp;跟着静宁公主过来的几个嬷嬷婢女立马就上前把那小婢女按住,要掌她的嘴。
&esp;&esp;沈若锦见状,从盘子里摘了一颗葡萄当做暗器弹出去,将那嬷嬷高高扬起的手掌打得朝另一个方向落下,竟打在了静宁长公主的身上。
&esp;&esp;“谁?谁敢在本宫面前暗箭伤人?”
&esp;&esp;静宁长公主环顾四周。
&esp;&esp;众人纷纷摇头,说:“不是我不是我。”
&esp;&esp;“是我。”
&esp;&esp;沈若锦不想殃及无辜,直接站了起来。
&esp;&esp;静宁长公主看她脸生,“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行刺本宫,来人啊——”
&esp;&esp;“省点力气吧,静宁。”王妃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道:“你爱说教,回家说教,别冲着我家锦儿来,我儿不受你的气!”
&esp;&esp;“林雪兰!”
&esp;&esp;静宁长公主和镇北王妃也是老对头了。
&esp;&esp;长公主夫婿早逝,守寡多年,整日里穿的跟丧服似的,也见不得别人衣着鲜艳,笑面如花。
&esp;&esp;王妃与她正相反,镇北王长年不在京城,一点也不影响她打扮自己。
&esp;&esp;两人观念行事都完全相反。
&esp;&esp;互相看不顺眼。
&esp;&esp;“元秋芸!”王妃也回敬了一声,“怎么,就你嗓门大啊?就你会连名带姓地喊人啊?我告诉你,我忍你很久了,你今儿非要惹我,别怪我不给你留脸!”
&esp;&esp;元秋芸是皇帝一母同袍的亲妹妹,在皇族颇有地位,她也仗着是自己是这些皇子公主的亲姑姑,没少对人说教。
&esp;&esp;今日她就是冲着元思宁来的。
&esp;&esp;没想到在这,碰到了一个脸生敢出手,一个脸熟的直接对呛。
&esp;&esp;沈若锦侧目,看见侍剑偷偷给王妃比了个大拇指。
&esp;&esp;镇北王妃地位非凡,与静宁长公主又是同辈,两人正面杠上。
&esp;&esp;席间众人都暗自打量着,看看镇北王妃,又看看静宁长公主。
&esp;&esp;最后纷纷觉得还是王妃养眼。
&esp;&esp;元秋芸道:“本宫在教导本宫的侄女,与你何干?”
&esp;&esp;王妃道:“你若关起门来教导,我自然不会过问。但这会儿是在赏花宴上,你静宁长公主这么喜欢充当长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教训人,我还不愿意看呢。”
&esp;&esp;元思宁起身,从长公主的人手里把小婢女拉了回来。
&esp;&esp;她对静宁长公主说:“别说我不曾想过二嫁,就算要二嫁,又与静宁姑姑何干?”
&esp;&esp;“你说什么?”
&esp;&esp;静宁长公主的记忆里,这个三公主一直都是最好欺负的。
&esp;&esp;骂她,她也不敢吱声,跟个软包子似的没脾气。
&esp;&esp;嫁去西昌王庭三四年,回来之后竟连性子都转了。
&esp;&esp;元思宁对上静宁长公主的目光,正色道:“本宫说静宁姑姑今日此举,十分不妥。”
&esp;&esp;“你再说一遍!”
&esp;&esp;静宁长公主气的脸色都紫了。
&esp;&esp;元思宁挡在了小婢女身前,也挡住了沈若锦。
&esp;&esp;小十已经帮了她一次。
&esp;&esp;她不能一直靠别人帮忙。
&esp;&esp;元思宁字字清楚,“静宁姑姑不喜奢华,不爱热闹,那就找个清静地方好生待着,而不是跑到宴会上来对本宫横加指责。”
&esp;&esp;“你!放肆!你没娘教,我这个做姑姑的,今日就好好教教你!”
&esp;&esp;静宁长公主抬手就给了元思宁一巴掌。
&esp;&esp;沈若锦飞身上前,一把握住了静宁长公主的手腕。
&esp;&esp;紧紧地扣住。
&esp;&esp;令其动弹不得。
&esp;&esp;不管静宁长公主怎么甩怎么抽都收不回手,只能厉声道:“放开!”
&esp;&esp;沈若锦还嫌沾了她的手晦气,直接甩开了。
&esp;&esp;静宁长公主冷不丁被甩地一个踉跄,边上的侍女眼疾手快地将她扶住了。
&esp;&esp;静宁长公主厉声道:“你好放肆!”
&esp;&esp;王妃与有荣焉道:“不愧是我儿!”
&esp;&esp;在场众人好些个都曾受过静宁长公主的气,这人自从夫君离世之后,就跟疯了一样,她不改嫁,也不许别人改嫁,整天说什么好女不二嫁,就应该为夫君守一辈子寡。
&esp;&esp;还不许人穿鲜丽的衣裳,画美艳的妆容,但凡让她看到了,轻则训斥,重则受罚。
&esp;&esp;众人苦静宁长公主的训斥久矣。
&esp;&esp;今日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esp;&esp;“静宁姑姑若不是饮宴,便请回吧。”
&esp;&esp;元思宁直接对静宁长公主下了逐客令。
&esp;&esp;静宁长公主难以置信道:“你竟然赶我?”
&esp;&esp;“请回。”
&esp;&esp;元思宁只同她说了两个字,态度十分明确。
&esp;&esp;公主的侍女侍卫此时齐齐上前来,把静宁长公主等人同自家公主隔绝而来,异口同声道:“静宁长公主,请回。”
&esp;&esp;元秋芸险些气吐血,“好、很好!你以为本宫走了,你就能如意吗?二嫁之身,残花败柳,谁敢娶你?谁会娶你?!”
&esp;&esp;“我娶!”
&esp;&esp;屏风后,一众适龄公子堆里有人大步走出,他身着一袭青色衣衫,行走间如山间玉竹,脸上带着一张狐狸面具,身材清瘦高挑,光看那双手就知道其人如玉,相貌不凡。
&esp;&esp;他说:“安平公主为国和亲,深明大义,我爱慕已久,惶惶求之,只恐配不上公主。”
&esp;&esp;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都精神了。
&esp;&esp;还真有人敢在赏花宴上求娶公主啊。
&esp;&esp;静宁长公主也没想到打脸会来得这么快,气恼道:“青天白日的,还要带着面具出行,不是有病就是丑八怪!”
&esp;&esp;那人抬手摘下了面具。
&esp;&esp;面具下,如春风和煦的俊秀容貌。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