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除此之外,赵想还找到了好几种常见的药草,正是因为太常见了,反而被大家忽略掉了。
&esp;&esp;他还在干草里发现了几个没有烂的夏枯草。
&esp;&esp;夏枯草的果实很小,把它捡起来一揉整个掌心都是小小的果实。
&esp;&esp;除此之外,赵想还发现了潮湿的地方发现了干枯的薄荷。
&esp;&esp;不出来找不知道,原来他的身边真的有很多药草啊!只是它们太过常见,让大家忽略掉了。
&esp;&esp;赵想记得茅草根也是一种药材,他在网上买的茶包里面就有白茅根。
&esp;&esp;赵想用镰刀刨了一些茅草根出来,放在和其他药草放在一起,都装进背篓里。
&esp;&esp;一边走一边找自己认识的药草,虽然他在城市里没见过,但架不住他有一颗往野外跑的心啊!
&esp;&esp;放假的时候,他就去乡下玩,倒是认识了一些药草。不要问他怎么认识的,问就是有手机。
&esp;&esp;对了,还有艾草,桑叶,他记得都是药草。
&esp;&esp;桑叶还好找,地边上就有桑树(冬天有桑叶哈)。他们这里有不少人家养蚕,因为他们市的丝绸还挺出名的。
&esp;&esp;因此市里的任务就有养蚕交茧子,他们因此到处都是桑树。
&esp;&esp;所以他们这里自然也会有桑树、桑叶了。
&esp;&esp;除此之外,还有甜甜地桑葚,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野果之一。
&esp;&esp;对了,野地瓜藤应该也是一味种药吧?赵想吃过野地瓜,但他不知道它的藤是不是药草。不管了,先割一些带走。
&esp;&esp;不管是不是,回去问师父就知道了。
&esp;&esp;艾草味道比较重,原主的记忆里有见过,赵想便跟着他的记忆找到了艾草生长的地方。
&esp;&esp;艾草算是一种农村人常用的药草,可以用它来熏蚊子,也可以用它烧水洗澡。他们这里的人,端午的时候就会用艾草和菖蒲一起放进锅里烧水洗澡。
&esp;&esp;特别是孩子,在这一天都要用艾草煮的水洗澡。
&esp;&esp;原主肯定没有洗过,但是他见过兄弟和妹妹用它们洗澡。
&esp;&esp;赵想折了一些干艾草放在背篓里,这东西和紫苏一样,一到冬天就剩下枯枝干叶了。
&esp;&esp;除此之外,赵想还在艾草旁边找到了一种药草,那便是鸡腿根。
&esp;&esp;这玩意也是到处都有,当然赵想也不确定它是不是药草,先拔了再说。
&esp;&esp;总之不确定的,他都先拔为敬。
&esp;&esp;赵想一边走,一边拔,不管是杂草还是药草,他认不认识都拔了再说。
&esp;&esp;他不认识,他师父肯定认识。
&esp;&esp;如果有用,他师父还可以留下来用。
&esp;&esp;带着这样的想法,赵想是见草就拔,所过之处留下了不少的坑坑洼洼。
&esp;&esp;他这奇怪的样子,被不少村民都看到了。
&esp;&esp;“赵想这是在做什么?”
&esp;&esp;大家好奇地走到他拔过的地方看了看,没什么特殊啊!
&esp;&esp;赵想拔的都是他们平时看都不看一眼的杂草,因此没有人怀疑他是在找宝贝。
&esp;&esp;正是如此,大家反而更加的疑惑了。
&esp;&esp;杂草也有人要?
&esp;&esp;他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杂草了,真是路边上,山坡上全是杂草。
&esp;&esp;甚至还有杂草跑到田地里,让大家烦不胜烦,因此格外讨厌杂草。现在却有一个人没事干,专门拔杂草,大家可不就好奇了嘛!
&esp;&esp;赵想知道村民在偷看自己,还有人悄悄跟在他身后,想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
&esp;&esp;不过赵想不在乎,他以后肯定会经常找药草的,他总不能每次都偷偷摸摸吧?
&esp;&esp;于是赵想和家里人商议过了,正好爷爷在回收站找到了几本医书,其中有一百草集,上面有不少药草的图案。
&esp;&esp;如果有人问,赵想就告诉他们,他正在自学医术。
&esp;&esp;而他拔杂草,是想拿回去对照着百草集认药草。
&esp;&esp;那肯定有人问了,赵想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学习医术?
&esp;&esp;有人就这么问了。
&esp;&esp;“我不会,爷爷奶奶会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啊!而且我爹的课本都留着呢!我可以去学校找老师请教他们,认字也不难啊!学一遍就会。”
&esp;&esp;赵想脱口而出。
&esp;&esp;“……”
&esp;&esp;在场的村民全都傻眼了。
&esp;&esp;人言否?
&esp;&esp;想到他们不管怎么学,认的字还是有限。今天学,明天就忘。现在却有一个人告诉他们,学一遍就会,可不把大家给整抑郁了嘛!
&esp;&esp;第16章
&esp;&esp;“老赵家耽误这孩子了,那么聪明的孩子,居然不让他去学校上学。”
&esp;&esp;有老人事后跟家人说起这事,完了还总结了一下。
&esp;&esp;“老赵家一直不做人,你们现在才知道啊!”年轻人的想法比老人开放,他们早就看出了老赵家的长辈有多偏心了。
&esp;&esp;不得不说这偏心也是一脉相承,老赵家的祖辈偏心大儿子大孙儿,二儿子就偏心大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只有老二不受他们喜欢。
&esp;&esp;“你这话怨气挺大啊,是不是觉得我和你娘也偏心你大哥?”
&esp;&esp;老人双眼半眯,看着儿子的眼神有些不愉快。
&esp;&esp;“这可是爹你自己说的,和我没关系。”
&esp;&esp;年轻人抱着碗躲了出去。
&esp;&esp;“哼。”
&esp;&esp;老人不满地哼了声,却也没生二儿子的气。
&esp;&esp;大儿子是长子,以后他和妻子干不动了,也是让大儿子养的。在心里自然会更偏心老大一些,但是他对二儿子也不算差啊!
&esp;&esp;成亲用的聘礼和房子,他都攒出来了,只等二儿子相亲结婚就分家。
&esp;&esp;相比老赵家,他觉得自己父亲还算个长辈,老赵家那一群人就难说了。
&esp;&esp;上次众人去老赵家大闹,老赵家本来想和平时一样耍横赖皮,结果对方把自己家的亲戚都叫来了,老赵家又不得村民的心,自是没人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