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908节(1 / 2)

&esp;&esp;其中三枚道香燃烧,青烟渺渺,笼罩船舱众人。

&esp;&esp;不仅对鹧鸪哨几人大有裨益。

&esp;&esp;于普通人而言,得闻一口青烟能祛百病,强身健体,亦是小事。

&esp;&esp;这也是为何,孙把头旧疾不复,他们几个人即便熬夜忙碌,也没有半点疲惫困倦的缘故。

&esp;&esp;收回目光。

&esp;&esp;陈玉楼又看了船头正掌舵的孙把头一眼。

&esp;&esp;若他真是求上门来,随手画上一张破邪镇煞的道符倒也不算什么。

&esp;&esp;至于。

&esp;&esp;刚才爷俩所说的长生方,那他真没有。

&esp;&esp;毕竟连他都还在苦苦挣扎。

&esp;&esp;随行一场,些许香火就算缘分了。

&esp;&esp;第395章 巴陵水郡、洞庭湖阴

&esp;&esp;又是数天过去。

&esp;&esp;大船顺水东行,接连走过渝州、丰都、奉节、巫山以及荆州。

&esp;&esp;而孙把头不愧是跑了几十年船的老江湖。

&esp;&esp;时间算得不多不少。

&esp;&esp;到了第五天头上,果然抵达了岳阳境内。

&esp;&esp;岳阳城,又称巴陵郡,滨洞庭而纳潇湘四水,临长江可通四海五洲,自古就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称誉。

&esp;&esp;辰时。

&esp;&esp;晴空万里。

&esp;&esp;岳阳城北门外古渡口,千帆竞过中,随着无数货船、打渔扁舟,大船缓缓停泊到渡口码头处。

&esp;&esp;北门古渡,建成于唐末。

&esp;&esp;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

&esp;&esp;千年时间里,这座古渡见证了岳阳城的鼎盛,三十年前,此处又是作为最早通商的埠口之一。

&esp;&esp;是以,如今看到更是繁华。

&esp;&esp;此刻站在船头上的陈玉楼,目光扫过,粗略估算了下,一天下来差不多有百艘船只停靠。

&esp;&esp;这个数量已经极为恐怖了。

&esp;&esp;就算是同样临江而居的上海滩和金陵城,码头运输量也就堪堪破千,至于同为通商埠口的浔阳城,当日他们走过时,顶多也就见到一两百艘船。

&esp;&esp;呜呜呜!

&esp;&esp;就在他心生感慨时。

&esp;&esp;大船铛的一声靠在码头里,船头处也随之传来一道低低的汽笛声。

&esp;&esp;“到咯!”

&esp;&esp;“陈先生。”

&esp;&esp;“老孙头我也算是幸不辱命,没耽误您的时间。”

&esp;&esp;孙把头提着烟杆,从底下钻了上来,见到他人拱手笑道。

&esp;&esp;前后整整半个月。

&esp;&esp;从青城山赶赴岳阳城,相隔一千多里,算不上快,但行船走水还算可以了。

&esp;&esp;关键不是快慢与否。

&esp;&esp;而是这段时日,对一行人而言,绝对是难得的闲暇。

&esp;&esp;“这一路还真是多谢孙把头。”

&esp;&esp;看着熟悉的古城,陈玉楼也是心潮起伏。

&esp;&esp;虽然上次并非是从此处出发。

&esp;&esp;但这些年来,不知走过多少次北门渡口。

&esp;&esp;如今重回故地,心中千头万绪,就如身后大江潮头来回起伏。

&esp;&esp;“陈先生客气了……”

&esp;&esp;孙把头搓了搓手,连连摇头。

&esp;&esp;他从十来岁开始跑船,见过的主顾不计其数,但如陈先生这般温和待人的,几乎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esp;&esp;出身世家,却丝毫不会瞧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

&esp;&esp;再就是见识之广,让他这种走南闯北的老江湖,都难掩钦佩之意。

&esp;&esp;和他聊过就知道,陈先生绝不是那种从书上得来的粗浅功夫,老话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esp;&esp;不是亲眼见过,绝对做不到那般细致。

&esp;&esp;另外一点。

&esp;&esp;自从那天和老二在船头说过几句,他心里就像是埋下了一粒种子。

&esp;&esp;不动声色的观察了下。

&esp;&esp;身上的变化,似乎还真不是偶然。

&esp;&esp;至少应该和老二说的相似,与陈先生一行人有关。

&esp;&esp;他多年的风湿老毛病,不知吃了多少草药,以及民间偏方,却是一点效用没有,但这半个月里,人就像是回到了三十年前。

&esp;&esp;不但再没痛过一次。

&esp;&esp;每天奔波忙碌,甚至还能精气神十足。

&esp;&esp;至于几个儿子的情况,他也是看在眼底,全都是像换了个人。

&esp;&esp;“陈先生,临别之际,有件事藏在老汉心里很久了,不知道能不能问一问。”

&esp;&esp;见老洋人等人已经提着行李,从底下船舱上来,老大和幺儿也在架桥,准备牵马下船入渡口。

&esp;&esp;深知时间不等人的孙把头。

&esp;&esp;咬了咬牙。

&esp;&esp;最终还是没忍住。

&esp;&esp;只是。

&esp;&esp;他话才出口,身前负手站在船舷处眺望渡口古城的陈玉楼,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身来,笑着看了他一眼。

&esp;&esp;双眸澄澈,仿佛能够洞悉人心。

&esp;&esp;“陈某没猜错的话,孙把头是想问身上旧疾一事?”

&esp;&esp;“这……”

&esp;&esp;见他一口道破。

&esp;&esp;孙把头整个人一下愣住,原本都已经到了嘴边的话,都有些不知如何继续说下去。

&esp;&esp;“孙把头不要多想,陈某几人不是什么奇人异士,也就比旁人多走了些路,多见识些世间风景。”

&esp;&esp;“沉疴旧疾,时间久了蚕食身子骨,不是好事。”

&esp;&esp;“就当是陈某送与孙把头的一场小小造化。”

&esp;&esp;陈玉楼并未隐瞒。

&esp;&esp;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提及。

&esp;&esp;修行参悟,于寻常人而言,还是太过遥远。

&es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