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拿一百个铜钱,让大儿媳妇给耀祖拿去,这笔墨纸砚费钱。”
&esp;&esp;老李头年轻的时候,做过货郎,手上攒下了一些银子。
&esp;&esp;置了田地,娶了当初村里最好看的老吴氏。
&esp;&esp;手里头还有些老本。
&esp;&esp;家里几个儿子小时候都送去学堂念过一年书,没有一个能念下去的。
&esp;&esp;看着大孙子,他又实在不甘心。
&esp;&esp;他走街串巷多年,常年看别人脸色,点头哈腰的,也想有仆人伺候,让人唤他老爷。
&esp;&esp;所以虽然老本不是那么充裕了,还是咬咬牙送了大孙子耀祖去念书。
&esp;&esp;好在耀祖比儿子们好些,能跟上夫子的教学。
&esp;&esp;但家底确实也不多了,只能先顾着耀祖了,相信以后耀祖不会忘了这些叔伯婶娘还有堂弟堂妹们。
&esp;&esp;高氏听了老李头的话更高兴了,只要是大房得利的事情,她都高兴。
&esp;&esp;想着明天能去看宝贝儿子,就连忙吩咐自己的女儿道:“雪华,你待会儿吃了饭,就去林子里看看有没有野鸡蛋,明儿个煮了,给你哥哥一起带过去。”
&esp;&esp;角落里的李雪华,木木地点点头。
&esp;&esp;小吴氏颠了颠自己怀里的儿子,想着过几年一定也要让阿娘送自己儿子去读书,说什么也不能做老李家专供大房的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