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这么好的宁哥儿,值得更好的。
&esp;&esp;六日后,郭信恳终于有消息了。
&esp;&esp;院试,他过了。
&esp;&esp;十九岁的他,成功拿下了秀才功名。
&esp;&esp;第110章 大炉子
&esp;&esp;大晋科举乃是优中选优。
&esp;&esp;三年两次的院试,依照每府的现有人口,录取名额不等。
&esp;&esp;东阳县虽靠近京城,却不隶属于京城。
&esp;&esp;东阳县归东津府管辖。
&esp;&esp;此次参加院试的考生,共有五百余人。
&esp;&esp;择前十五名录取。
&esp;&esp;这还是东津府人口较多,若是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府,通常只择前十录取。
&esp;&esp;十五人中,郭信恳位列十二。
&esp;&esp;也就是倒数第三。
&esp;&esp;但这个名次够他用了。
&esp;&esp;即便是倒数第一,那也拿下了秀才功名。
&esp;&esp;他郭信恳从今往后与庶民不同,有了小小特权。
&esp;&esp;特权之一的免除个人赋税、徭役,其实郭家并不看重。
&esp;&esp;因为按照大晋律令,中了秀才,只可免除十亩田产的赋税,即便是举人,这个数额也只扩大到五十亩。
&esp;&esp;郭家不缺这点银钱。
&esp;&esp;和以往朝代相比,大晋对秀才、举人在物质上比较苛刻,若是在前朝,秀才可免五十亩田地的赋税,举人更是能免二百亩。
&esp;&esp;可大晋在这块大缩水。
&esp;&esp;经济上吝啬,政治地位上就多给了一些优待。
&esp;&esp;凡涉及到秀才、举人的案子,都要上报朝廷以及上一级官员,地方官不能随意定罪。
&esp;&esp;这一条并非虚设,朝廷在三法司专设了一部门,以处理此类案件。
&esp;&esp;郭员外恨自家子孙不上进,怕他死后偌大家产无人守。
&esp;&esp;可现在他嘴巴都要笑歪了。
&esp;&esp;他看重的就是一旦考取功名,那就多了一层保障,即便是一县县令,也不好随意构陷谋取他郭家家产。
&esp;&esp;嘿嘿。
&esp;&esp;嘿嘿嘿嘿。
&esp;&esp;报喜的差役脚程较快,郭员外在郭信恳回来前就接到了喜讯。
&esp;&esp;自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起,他随时随地都能笑出声来。
&esp;&esp;打发人向亲朋好友报喜之后,他就捋着胡须,与自家人琢磨着该如何庆祝。
&esp;&esp;可谁知,郭信恳回来的也不慢。
&esp;&esp;差役是中午来的。
&esp;&esp;郭信恳是傍晚回到郭家的。
&esp;&esp;一路风尘仆仆,可叫郭员外心疼坏了,立马就让人准备热水饭食。
&esp;&esp;待郭信恳沐浴完毕,来到郭员外的正院,全家人都在等着他。
&esp;&esp;落座之后,众人先举杯庆贺,待热闹了一圈,郭员外说起已商定好的庆祝事宜。
&esp;&esp;除了宴请自家宾客之外,今年秋自家佃户的租子,全部免了。
&esp;&esp;另外,他还准备向秦家订购一千根小蛋卷,其中三百根送往郭家庄,七百根送往茶馆,免费发放给乡邻、行人,先到者得。
&esp;&esp;此活动持续两个月。
&esp;&esp;郭信恳听完最后一条,立马放下手中筷子,问:“爷爷,秦家生意本就忙碌,再额外订购一千根小蛋卷,他们怕是忙不过来吧?”
&esp;&esp;上次调查问卷所用的小蛋卷就是周康宁做的。
&esp;&esp;若真订购一千根,那肯定还是周康宁的活儿!
&esp;&esp;他好不容易考取秀才,这等大喜,怎能让周康宁的庆祝方式变成加倍的活计。
&esp;&esp;而且还是持续两个月!
&esp;&esp;这哪里是庆祝。
&esp;&esp;这是压榨!
&esp;&esp;郭员外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若是搁从前,肯定就要翻白眼训斥了。
&esp;&esp;但现在嘛。
&esp;&esp;这是自己的乖孙。
&esp;&esp;金孙!
&esp;&esp;他的耐心自然足足的。
&esp;&esp;“冬季雪多,秦家生意会大受影响。咱们不要求交货日期,他们自行安排时间,看情况交货,拖上日也无妨。过年之前,交足六十日的量就行。”
&esp;&esp;反正是免费散发给众人的,他才不在意口感。
&esp;&esp;再者,郭家庄的村人也不会在意小蛋卷是否酥脆。
&esp;&esp;又是精面又是糖又是鸡蛋的,原料全都是好东西,哪怕受潮了吃起来软绵绵的,那村人也不会觉得难吃。
&esp;&esp;小蛋卷利润高,一千根差不多能挣五百文。
&esp;&esp;一天五百文,两个月就是三十两银子。
&esp;&esp;秦劲肯定会接下这笔生意。
&esp;&esp;也算是他给秦劲送的谢礼。
&esp;&esp;当然,明日去秦家道贺,还需再准备重礼。
&esp;&esp;郭信恳听了此话,无法反驳,只得点头。
&esp;&esp;翌日下午,送走其他宾客,郭厚、郭信恳乘着马车、带着牛车,前往秦家报喜。
&esp;&esp;到了秦家,落座之后,周康宁不仅倒上了茶水,还端来了一盘蛋黄酥。
&esp;&esp;昨日傍晚郭信恳一回郭家,郭员外就派人过来报了喜,因此蛋黄酥早早就备上了。
&esp;&esp;而郭信恳也如上次那般,在归家第二日便来了。
&esp;&esp;这蛋黄酥没浪费。
&esp;&esp;中午做的,口感正好。
&esp;&esp;郭信恳瞧着蛋黄酥,不由一笑,捏起一个尝了一口,夸道:“味道绝美。”
&esp;&esp;周康宁就道:“多、多吃。”
&esp;&esp;“好。这一盘我全吃光。”
&esp;&esp;此言一出,周康宁忍俊不禁,翘起嘴角笑了笑。
&esp;&esp;秦劲也差点乐出声来。
&esp;&esp;好歹是个秀才了。
&esp;&esp;即便不稳重,那也应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