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门牌号和街巷名,他们写信就变得更加的方便了,村民们要落后一些,邮递员不会每天都来,目前大约是一周来上一次,但如果有村民到县里办事,便可以提前把不‘保递’的信件领走,村民们现在若要寄信,很多都是托了当天要进城的人去寄,在非农忙的时段里,也就比城里要慢上两三天。
&esp;&esp;十天半个月便能听到远方亲友的消息,这已经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了,买活军寄信的花费不太贵,是按路程来算的,最远的信也不过收五文钱,他们还有一种‘保递’的服务,多加五文,可以保证信件是由邮递员递给本人,这往往是夹带了钱庄汇票的信件会购买的服务。
&esp;&esp;说到钱庄和汇票,这又是一大篇文章了,金逢春没闲心琢磨,只是微微地感慨了一番邮递的赚钱,以及这一行成本之低——没见过这么好挣的钱!怕不是修路的钱都在里头赚回来了!那些来修路的工人不知有多少筹子都被六姐就地回收……
&esp;&esp;时间有限,她先翻了翻亲友们的信件,邮递业也极大地方便了金家这样大家族彼此联系,金逢春几乎每天都要写一两封信,她今日收到了在临城县的母亲,在云县的三哥,在衢县的双喜和在许县的于小月写来的信,因为数目较多就先不看了——哪怕每一日都非常的忙,但想到还有亲友的来信等着拆看,这一天她的心情都会有点好。
&esp;&esp;还是看下泉村的报告好了,插秧机的试点就是在这村,插秧刚过,几封信应该都和这有关。金逢春拆开信件,同时准备好纸稿预备摘抄重点,这是她逐渐养成的习惯,要把每天工作中的要点记下来,不然凭自己的脑子真的记不住,难免有错漏。
&esp;&esp;插秧机的反馈相当好,但农户们对将来合伙购买的热情并不高,主要的顾虑集中在养护上,他们更想买牛……果然,还是对大家畜有很强的热情。
&esp;&esp;事实上,金逢春早已经留意到了农户们对养牛的渴望,而且已经写好了报告,这是为了总结农户们的消费倾向,以便于买活军更好地回收筹子。她手里的石墨笔打着稿纸,飞快地往下看,“因为想要牛,农妇们赚钱的热情更高涨了,她们想要去纺织厂当季节工……”
&esp;&esp;她的眉头不禁皱了一下,“事是好事,但……这可有些麻烦了……”
&esp;&esp;一般情况下,在主任级别的会议上都是如坐针毡的金主任很快抬起头,用权威的语调发出了不祥之音,“小张,你们手里的活都暂停一下,咱们抓紧时间开个早会!”
&esp;&esp;第104章 三个吏目一个领导
&esp;&esp;如果金主任再这样喜欢开会的话, 张大孙很可能就会丧失对她的仰慕。这种突袭式会议让所有人都垮起了一张p脸,成功地对今日的工作又丧失了几分期待,但他们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先后死气沉沉地把板凳拖到了黑板面前, 金逢春先把两个关键点用粉笔抄在黑板上, “大家都谈谈看法, 先说第一个, 农户对插秧机的顾虑该怎么解决?”
&esp;&esp;这时候就看得出个人的阅历了,虽然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常下村子里去, 但张文年纪小, 见识就不如余下两个吏目深刻,一开始他是不会说话的。而金逢春手底下还有个二十五岁的女吏目李小青, 她是许县那里考来此处的,和金逢春的临城县老乡葛爱娣很有些像, 有多年的务农经验,当下就到, “合资购买是太容易出岔子了, 农户们有疑问很正常, 让他们自行合伙会好很多。”
&esp;&esp;这是可行的办法,但没有触及核心,她话音落下之后,本地吏目出身, 积极配合买活军接管吴兴县的钟勤快便道,“其实此事的顾虑并非是农户古板, 即便是好友合伙购买, 还是无法释疑, 因为这东西很贵, 一年一家却最多只用个四五天,虽说天时宝贵,但本来农户也就很容易觉得不划算,倘若还很容易坏,那便更有顾虑了。还是要行文制造厂,希望他们拿出个确定的章程来,到底碰水了是否需要额外的养护,容不容易锈蚀,他们有说法,我们这里才好推广。”
&esp;&esp;这是老吏目了,滑头,遇事先要把责任往外推,几乎已经成为了本能。金逢春一边点头一边在心底给几个手下打分,此时张文才说,“我的想法是,牛也要买,插秧机若能推广也是好的。如若农户手里的钱是有限的,肯定先买牛,这就耽搁了插秧机——倒不如和租书铺一样,由我们官府和本地的良善人家,分数很高,人品值得信任的那种——和他们合营,便譬如插秧机出厂是三两银子,零售要卖到三两半,我们便二两给他,让他一口气拿了十台二十台,再去各村出租,插秧的人家登记租赁,一日譬如是五十文,这也是很划算的,毕竟能省了几个人几天的工。而机器的保养和交割就交给这东家,到了他回本之后,年下关账分钱,倒也是双方都有些赚头。”
&esp;&esp;一台机器出厂价三两,这承办人二两拿货,一般来说插秧的窗口是在十日,那么一台机器十天便是五百文,按一年插秧一次来算,四年回本,往后就都是净赚了,倘若是锈蚀了,废铁也能卖一些价。这样的生意细水长流,是本地的大户人家很爱经营的,比如说金家,他们现在手里许多筹子,不可能都换成房子,也要找些生意来做。这生意就相当地适合他们,若是换了别家人来做,恐怕买活军还不能充分信任他们的人品,怕他们勒逼了百姓来租赁呢。
&esp;&esp;由于现在的耕地都经过梳理,因此一个村需要多少插秧机也是能算得出来的,张大孙到底从小读书,又是地主家的孩子,虽然阅历有些欠缺,但却很是个做事的人,这个建议相当的实在,而且还示好金逢春,金逢春对此倒是坦然受之,金家既然积极配合改造,出卖了所有田地,并且也指认了族中的害群之马,被认可为吴兴县家族中的上进典型,那么买活军也会有相应的扶植和优惠,拥戴买活军的人总是能得到一些好处的。而原本在吴兴县里风头比金家更盛的两三个大族,他们的核心成员现在多数都已经在衢县挖矿了。
&esp;&esp;她点头说。“好,那我们来说第二个,牛——牛的事情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esp;&esp;说到牛,这就有些棘手了,只要是买活军治下,牛都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因为农民们一旦有了盈余,除了盖房以外,便要买铁制农具,而他们若是对局面的稳定有了相当的信心,那便立刻就要买牛了——房子是一直都有的,农具也有铁,铁就是钱,牛却非得要相对安定的环境才能养,若是三天两头都要跑山里头避兵灾,那牛可是带不走的,被大兵们带走杀了吃肉,立刻就会转化为沉重的损失。
&esp;&esp;只要是有农户的县城,现在陆陆续续都有人想买牛,临城县、许县因为山地多,牛耕种不是那么的方便,需求还少一点,吴兴县这里,并非只有张大乙灵机一动,很多外地户安稳了一阵子也纷纷和乡亲们分享他们的见识——该买牛的,买牛能省许多的力。
&esp;&esp;买活军治下原有牛的人家,现在都在尽力地繁衍,但也是杯水车薪,以往一个村子二三百人,百多户人家,大约只有四五头牛,其余人家是买不起也养不起的,现在这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想买,那么几头牛够管什么的?
&esp;&esp;金逢春去年就往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她认为吴兴县的购牛需求今年会有个爆发,果然,现在看农户们比预料中还要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