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而且,这个笔者还有胆量直接指出现状和买活军道统的矛盾处——当然不止一人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敢于用如此激烈的言辞来形容、讥刺她,甚至要求张天如来转达信件,给买活周报投稿的,这还是第一人。谢双瑶相信,以此人的智慧,不至于不知道买活军在江南的影响力,虽然他用的是笔名,但以买活军的能力,要定位出他的真实身份肯定是不难的——真就不怕惹怒了自己,随口一句,就让他和全家吃不了兜着走啊。
&esp;&esp;一个身在敏朝,一次也没来过买地,却敢深入钻研买地道统,甚至投稿质疑《我们真的需要君主制吗》,也敢写信投稿公然大骂买活军政策疏失、道统矛盾,甚至还和张天如商量,如果买活周报不发,他该怎么通过发揭贴的方式在江南本地增加影响的年轻人——买地估计他是没什么朋友,也不好委托张天如做这种事(不过谢双瑶感觉张天如本人说不定会自告奋勇)。对这个年轻人,谢双瑶的评价只有一个‘勇’字,是真大胆,不是假的,就这勇气和能力,这个人不管做什么事应当都能做出些名堂来。
&esp;&esp;“黄德冰……是他啊,那就说得通了。”
&esp;&esp;在看信的时候,就有些隐隐的预感了,看完信,拿起一边的札子一看,谢双瑶是一点都不吃惊——目前来说,她接触过的历史人物,徒有虚名者很少,大多都的确有龙凤之资,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本时代,甚至是超时代的猛人,怎么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毕竟是在另外一个时空,完全没有接触到先进知识,都能推出‘君为天下大害’的思想家,胆子大是当然的!
&esp;&esp;只是,在原本的时空中,黄德冰也就止步于‘君为天下大害’了,他看到了危害性,却是看不到出路,所以只能回到儒家老一套的诸侯封建幻想来,现在他接触到了买地的道统,一种全新的,更先进的政治学与哲学……谢双瑶简直都不知道他会走到哪一步了!?她有一种很强烈的愉悦感——虽然不排除(甚至谢双瑶隐隐觉得很有可能),黄德冰之后会成为他所预测的那种被政治课本教出的买活军叛逆,把她视为窃国大奸,给她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正是因为黄德冰不但通读了课本,而且看懂了,甚至发自内心地认可了这份道统,谢双瑶才觉得她在前路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你看,虽然有很多预料不到的困难,但前路终究是光明的,终究会有真正的信仰者逐渐浮现,这份道统,在异世的时空中,也终于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它是能扎下根来,吸引到当代最出色的人才,在它周围凝聚的。
&esp;&esp;苦工没有白做,谢双瑶的嘴角翘了起来,她又一次工作到了夜深,但这一次没有丝毫的埋怨,反而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愉悦之中:幼苗终于发芽了,它还需要呵护、灌溉,但谢双瑶知道,最难的一关已经跨了过去,现在她需要的只有时间,而时间虽然是如此的宝贵而匮乏,但在不确定性前,又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东西!
&esp;&esp;“喝,还去武林办事处闹过了啊。”
&esp;&esp;她饶有兴致地看着札子中记载的来龙去脉:沈曼君、张天如都写了他们认为此信可以尝试(张天如认为是必须)刊发的理由,情报局也附上了黄德冰的履历以及近期动向,他是先去武林办事处,要求办事处对余姚县,以及周围所有州县的乱象负责,出面组织人手恢复生产、维持社会秩序,遭到拒绝之后,才改为写信投稿的。“还是个灵活的实干家!——推荐此文,张天如当赏,沈曼君能通过张天如的推荐,次等加分。”
&esp;&esp;政审分对张、沈来说不是无足轻重的奖励,这和‘功高无赏’不同,主要是谢双瑶推出了高额政审分兑换仙器的机制,使得对高官来说,工作出成绩不再是没有即时反馈的事情了,始终都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去兑换,远的不说,健康上来讲,测一次血压的机会,这个是必要的吧,而享受来说,如果能支付海量政审分,甚至还能兑换一台仙手机完全私用呢!附带太阳能充电器的那种,虽然分数要求极高,但听说已经有不少人在跃跃欲试,绞尽脑汁的凑分了!
&esp;&esp;赏了两个推荐人,接下来该考虑黄德冰本人了,谢双瑶略经考虑便做了决定,吩咐电脑前的文书,“把信的后部分,关于奴隶和道统的部分删去,只留下前面和江南百姓相关的质问。用买活军衙门的口吻回信,向江南百姓道歉,就说,这是我等思虑失误,愧然受责,凡华夏百姓疾苦,都在衙门心中,尤其江南等地的乱象,更因为买地政策直接而起,买地即便一时力有未逮,不能入主江南,但在行政上予以照应也是理所当然。将会尽快拟出时间表,列出照应、接收江南的节点和标准……”
&esp;&esp;拉拉杂杂吩咐了一堆回信的点,等文书示意都记下了,稍后会发给秘书班里的撰稿人,谢双瑶又示意她单开一个文档,“再给黄德冰写一封私信……告诉他,后半封信的问题的确存在,但现在还不宜见天日,总有一天我们会公然讨论它的。我个人的标准,是华夏人口识字率达到九成以上。”
&esp;&esp;“这当然是个很艰难而且遥远的目标,因为现在,哪怕是经过买地多年的扫盲,华夏人口总识字率估计也就刚过一成而已……人才不足,是目前买地一个很突出的困扰,告诉黄德冰,为了尽早实现这个目标,我邀请他到买地来,推进人口教育。”
&esp;&esp;“虽然我觉得这本来就是他的兴趣所在啦,”谢双瑶笑了起来,她双眼闪光——真是个愉快的一夜,尽管被骂了一整封信,但这样的唾骂胜过一千个精致的马屁,“但你还是不妨在信里告诉他,哪怕是为了多团结一些人来骂我,他也该过来这里好好干——哎,真是好奇啊,连我都不知道,他来了我们这里之后,最后能到达什么高度……”
&esp;&esp;“光是这样一想,就觉得明天很值得期待!”女军主伸了个懒腰,跳起来打了几下拳,又走到窗前眺望着夜空,“……真好玩!”
&esp;&esp;她像个孩童一样,翘首仰望着密密麻麻的星子,簇拥着银河往无尽的宇宙虚空中流去,笑容竟可以说得上是有点儿天真。“统治天下……真是个好玩的游戏,永远充满了惊喜。”
&esp;&esp;“……我好像越来越上瘾了……”
&esp;&esp;第655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esp;&esp;“这么说, 南边起来了个新的女皇帝?”
&esp;&esp;已经是深秋了——雨季过去,美味而致命的菌子已经不见了影踪,天气虽然依旧怡人, 但有些娇弱的少女和年老的长辈, 也穿起了夹着棉絮的贵重衣物——在彩云道这里,棉花还算是比较少见的作物,既然如此, 棉布、棉絮也就要比内陆更珍贵的多了, 如果不是土司的亲戚,在西南极边之处, 大多人都是一身土布衫度过四季, 很少有人会穿着夹袄的,毕竟, 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彩云道, 和广府道一样, 冬日的严寒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小的,而此处又不比广府道, 夏日也不算太过炎热,除了自古以来的瘴疠问题, 以及和中原联系实在不便之外, 彩云道实在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所在了。
&esp;&esp;虽然鲜菌子已经从大多数人的食谱上消失了, 但还有晒干的菌子来做调味,餐桌上总是不缺乏美味的——当然了, 在彩云道的许多地方,餐桌本身都不是必备的家具。
&esp;&esp;这会儿, 在熊熊燃烧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