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2节(2 / 5)

,顿时让听到消息的所有人都喜上眉梢了——这时候还凑在一起说这些的,自然都是极想入教的汉民,土人们早就去玩耍了,至于那些买地的活死人大小伙子,也各自散开了去凑热闹。罪民,以及活死人中较无知识,热衷迷信的妇女,这些人是最想入教的,这件事居然被他们办成了,而且还是有点儿讲了情面,走了后门似的,这样偷偷摸摸的办成的,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到额外的喜悦呢?

&esp;&esp;“既然对我们如此垂青,那我们不格外虔诚都说不过去了!”

&esp;&esp;不止范老实一家人,便连同来的那另两户罪民,也多有感触起来了,他们望着知识教那大土台前,忙着抄题目做卷子的土人信徒,心中涌现的不是忌惮而是喜悦——知识教一说授沙后要考试,过来参拜的民众许多就不积极起来了,等到大家都去排队抄题目时,更是纷纷托词离去,可见这世上大多数人还是不怎么喜欢考试的。但是,土人信徒的这种厌倦,反而是罪民们要极力争取的东西——等到阿美祭司下次过来,给他们授沙之后,他们也有做卷子的资格了!

&esp;&esp;“这些题目虽然现在不会,但也要好好地抄录下来,将来总有一天要学会的,便是我们不会,孩子们也终有一日能做出来。”

&esp;&esp;范老实不顾汉、土之别,第一次有些张扬地挤到人群里,抄了题目出来,仿佛是发宏愿一般对众人说着,大家心中,也仿佛因此兴起了对未来一种全新的憧憬——如果说在这之前,对于拼音、算数、官话、汉字这些东西,他们是抱着一种自我怀疑的态度,相当犹疑地在尝试学习的话,那么此刻,一种责任感就油然而生了:他们已经没得选了,既然大祭司发话,允许他们入教,那么这些就都是必须会的东西,大祭司是顶着压力让他们进来的,那么他们自然就必须要比所有人都更虔诚,表现得更优秀。

&esp;&esp;哪怕就是王三嫂这样,平时把‘我们这些没见识的穷苦人家’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总嚷着自己笨的妇人,这会儿似乎也多了一股毅然,豁出去了一般,立刻就主张了起来,“难得进城一趟,别的花销不说,再怎么样,识字的书本,打听着该去买一些吧?”

&esp;&esp;“既然现在已经入教了,那就多少得有个样子出来,祭司那里,多是土人用的课本,不知道有没有我们汉人,甚至是客户人家专用的课本卖呢?若是有,哪怕贵极了,我们咬咬牙也凑钱买一本,最多再买些白纸,慢慢地抄几本出来分着用!”

&esp;&esp;这话立刻就引来了广泛的赞同,他们也知道,知识教里大概是不会有面向汉人的课本,预期等教里筹措,不如自己先设法置办,也显得殷勤懂事些,毕竟是破格入教的,若还伸手要这要那,在土人祭司面前,似乎就有点跌客户人家的面子了——说来也是奇怪,只是被告知允许入教而已,除此之外,还没有一丝好处见到呢,众人便立刻要好亲密了不少,仿佛精气神都不同了,刹那间凝聚成了一个紧密的小团体,互相讨论着,都向好上进了起来。

&esp;&esp;“便先去买课本,计较着再回来买别的。”

&esp;&esp;因为带来的钱也有限,大家便很快地做了决定,顺着棕榈树,在宽阔平坦的黄土大道上往码头方向走去:从科学教的大土台、委员会再到占城港码头,是这批舶来者们的大本营,几乎已经形成一个新城区了。从这里走一段路,便是专卖舶来品的街区,交易所也设在这里,不论是棕榈油、棕绳和白糖、精白米、棉花的大宗买卖,还是各式各样华夏商品、土人生活品的零售贸易,都是在这一带进行,如果说占城港有什么地方能卖课本的话,那一定就是这一带了。

&esp;&esp;“也就是今日过节了,平时其实最热闹的还是交易所这里,知识教那边的人反而不多的。生意好的时候,这两边都是小摊。今日估计小摊都去城里,到神庙边上去了。”

&esp;&esp;这帮人里,也就数王三嫂来过占城港几次了,她笑呵呵地比划了一下身边的道路,“看,那边树后堆了不少椰子壳。这里估计原本就是个卖椰青的小摊了。”

&esp;&esp;大路两边,稀稀拉拉陆续有些人走着,像他们这样反人潮而动的行人虽然不多,但也是有的,反而是汉人少,土人多——乡下的土人尤其多,很多都带着孩子,他们的来意很好猜测:乡下的土人平时也很难进城,就算买不起舶来品吧,进城后也要来交易所这里转转啊,看个新鲜多好?再说,若是土人猎手,手里有钱,估计也敢于在卖舶来品的商铺里逛逛,物色一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器皿家具呢。

&esp;&esp;“娘,娘,椰子糕糕,吃糕糕!”

&esp;&esp;还在大人背上的小孩儿,对交易所、舶来品店铺当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一句椰青倒是激发了他们的食欲,口水不知不觉间已经嘀嗒下来了,母亲忙把他们屁股上拍了几下,“吃什么糕糕!回家有你吃的!一会儿看到什么不许要啊!要了就着打!”

&esp;&esp;客户人家的教养一向是严格的,绝不肯宠溺了孩子去,孩子们抽噎了一会儿,转过一条街,见到小车竹匾上,那一个一个垒得高高,鲜黄老绿还带了一抹红的芒果塔,又笑了起来,“芒芒!吃芒芒!”

&esp;&esp;“着打!”

&esp;&esp;嘴里虽然不客气,但见这芒果老大,似乎又不是林场中栽了两株,土人常常拿来舂的酸青芒,大人的脚步也不由得一顿,又见那摊位上垒了一个个紫黑色的小球果,是从前没见过的,便都站住脚,奇道,“这是什么?我们林场附近好像没有这东西的。”

&esp;&esp;这下,连王三嫂也没见过了,那看摊子的是个土人,只会报价钱,还报得奇怪——站着吃是一个便宜的价格,若是要带走,又是另一个价格了。

&esp;&esp;这样的价钱,是从前未见的,几人站着围着,都是纳罕,只是那土人别的官话说不好,也解释不明白缘故,还是临街那竹屋商铺里,有人走了出来,笑道,“这个叫山竹——是六姐都喜爱的好果子!十分贵重,种得难,摘得也难,只能是一人爬树上去摘,或者有养好的猴子,若是特别聪明的也能帮着摘些——但究竟是少,这果子脆弱,不比椰子好摘,猴子还是摘椰子多些。”

&esp;&esp;土人豢养猴子来摘椰子,在占城港这里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且这个产业正随着港口的繁荣和椰子采摘量的增大而飞速扩大,从前占城港一年停靠的船只是有数的,对椰子的需求也不太大,便是不养猴子,自己能爬树摘也行,不过是费些功夫罢了。

&esp;&esp;可现在,海船上都养成习惯,会储存一些椰子作为医疗用品——椰子只要不剥皮,不开口,可以保鲜很久,在海上如果遇到水手中暑,甚至可以用椰子来治疗,占城港一年来这么多船,有这么多商人甚至住在这里,华人们又有钱,也喜欢喝椰子祛暑……原本的椰子产量怎么够用?现在土人中非常流行的职业就是养猴子摘椰子,别看有些土人始终不喜欢种田,对这些小道他们倒是热衷得很呢。

&esp;&esp;椰子是常见的水果,芒果也是,品种还十分繁多,这山竹果就要少见些了,它通体是紫黑色的,对小贩来说,壳和肉一样重要,所以站着吃和带走是两样的价格,站着吃,芒果皮和山竹壳是要还给他的。山竹壳可以卖回给染料厂,给他们做紫色染料用——正所谓朱衣紫绶,紫色自古以来都是贵重的颜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