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08节(2 / 5)

一列柳荫,在队长的指挥中停住脚步,转身就着树荫坐好——还好,不管天多热,进了阴影里就还算是干爽阴凉的,这会儿他们和刚才的纤夫们一样,可以惬意地盘着腿休息一会儿了。

&esp;&esp;“来发饭了!”

&esp;&esp;更让人欣喜的是,咸饭团果然来了,而且不折不扣,真是精白米捏成的饭团,拌了虾酱汤,还能吃到一点虾皮,而饭团上点缀了一两粒芝麻大小的白色细点,经有识之士指点,正是鱼松,虽然这鱼松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纯粹看运气,但——你就说有没有吧!买活军可没骗人,他们吃的要比刚才那些漕工还好哩!

&esp;&esp;唯独的遗憾,只是这饭团是一人一个,不如漕工那样可以尽力吃到饱,不过即便如此,大家也非常满足了,这是他们好几年来未能尝到的美味,自从七八年前开始,山阳道旱灾、地动频发,便是农忙时分,壮劳力也不能吃上精白的米面了。

&esp;&esp;“好香啊,大大!”

&esp;&esp;被挑在担子里,背在箩筐里的孩子们也分到了一整个饭团,他们吃得专心致志,嘴角黏着的米粒,也舔进嘴里,回味万分,大人们经过队长指点,不让他们吃太多,免得受苦太久的肠胃负担不了,反而积食发烧。于是他们才吃了小半个便被收走了,只能眼馋地看着大人们笑语着进餐,砸吧着嘴,其中有些胆大的孩子已经调皮了起来,开始在人群间奔走着追逐嬉戏,表达着自己的欣喜,大人们难得地放纵了他们,眼睛里也多了笑意,对于他们的童言童语,也多了一丝回应的兴致。

&esp;&esp;“香啊?到了买活军那里,顿顿都吃这个!”

&esp;&esp;“真的!?”

&esp;&esp;这是大人们嘴里第一次出现了对买地的向往,孩子们反而有点不相信了,扑到了大人膝盖前,“我不信!哪有这样的好地儿!就算是皇帝老爷,一天也得吃一顿稀的吧!”

&esp;&esp;“哈哈哈哈!”

&esp;&esp;人们都笑起来了,便连前来发绿豆汤的年轻人也不禁莞尔。

&esp;&esp;“小孩,恁是哪来的?”

&esp;&esp;他一边把陶碗里倒满了清汤——绿豆当然是不多的,但鼻子尖的人已经闻到了一点甜味,捂着嘴有点儿不可置信了。“俺和你说,买活军的日子,比恁想得可还要好得多哩!”

&esp;&esp;被迫说了许久官话的人群立刻又骚动起来了,他们惊喜地盯着这个壮实的买地汉子。“恁也是俺们山阳道的?”

&esp;&esp;“嗯啊!”这个红光满面、中气十足的壮汉,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俺叫李狗栓,海州土山县李家村的!当年,俺也是被买活军从老家救走的——如今也到了我回来捞人的时候了!”

&esp;&esp;第851章 希望在成绩单里 济州府耳主任 一次……

&esp;&esp;“这一批灾民知识水平测试的结果统计出来了?”

&esp;&esp;“嗯, 不过时间门有限,人手也是不足,就粗略按籍贯计算了一下平均分, 想要按人群来拉表格做曲线, 这批考生肯定是做不出来的了。”

&esp;&esp;虽然山阳道这里,也受到了旱灾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济州府的歌舞升平,现如今, 只要是和买活军沾边的城市,就自然而然比别处繁华几分, 济州府作为运河沿线, 和买地联系最深的港口城市自然也不例外,这座城市有个很突出的特色,百姓全都留青头,甚至是大姑娘剪着极短的寸头, 大家也都是司空见惯, 绝不会和别的城市一样,用怪异的眼神打量过来。

&esp;&esp;六七年前,魔教叛乱曾经让整座城市都陷入混乱,白莲教乘着京城事故的机会起来作乱,在城中烧杀抢掠,当是买活军办事处的活死人们,没有乘夜撤走,也不曾明哲保身,而是在城中奔走着督促大家剃头——剃头不就是活死人的标志吗?济州府的百姓只要剃了头,就可以声称自己是买活军的活死人,那么, 办事处的吏目们,便有借口为他们出头,同时把大家整编到一起,抗衡那些想要作乱的魔教徒了。

&esp;&esp;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造成的余波迄今都在荡漾,山阳道的魔教,因为这件事和买活军结下了深仇大恨,后来他们的残党流窜到闽南,在闽南广北和本地势力合流,招摇撞骗,间门接导致了买活军一怒之下,肃清山区宗族,轰烂土楼,又促进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客户人家移民,到如今,还有客户人家在等待被转运去南洋呢,而南洋的汉人势力也在短短几年间门被催生得膨胀了千倍有余。

&esp;&esp;如今,占城附近已经是良田千顷,物产丰饶,吸引了大量商船前去交易,还有欧罗巴商船也争相想要进港南洋,买活军虽然在不断折腾,可不知怎么的,每一次折腾下来,他们的势力都为之大盛,有点儿越折腾越强的意思,这么漫长的移民工程搞下来,海面上的船也多了,水手也多了,吏目也多了,税收也多了,物产还多了——要不是之前搞过客户人家移民,现在的北方移民,想要南下哪有那么多船坐,大家都只能走陆路,沿路的补给都是大问题。

&esp;&esp;这会儿呢,就不一样了,买地的实力越发雄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济州府这样的地方,虽然名义上还归顺于敏朝,但实际上民心早已被买化得差不多了,办事处的吏目虽少,却实际上承担了敏朝衙门的大多数职责,百姓们也是,在办事处带领他们,于动乱中保全自身之后,这些百姓还留在本地的,也习惯于保持买地的服装发饰,想要把头发留回去的人,反而会被人们指指点点,人们的理由也是充分的:他们正是假扮活死人才在动乱中活下来的,老百姓不能不念恩情那!

&esp;&esp;很显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除了外观之外,继续向买地靠拢的百姓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多了,扫盲班、宗族分家、新式律法,这些东西都不用推广,很自然地就在济州府推开了,这一点让曲阜的地主们很恼怒,但不得不承认,儒门在济州府的影响力越来越弱,甚至于关于‘南北儒’的争议,在济州府都可以公然讨论了——

&esp;&esp;这又要说到狂犬张天如了,这个天一君子,和儒生辩经上头,公然剥夺了北儒的正统,宣称儒门正统在衢县,一个早就被买活军拿下的地方,这里的儒生全都改信买学了,文庙也变成学校,改造得好着呢,张天如的司马昭之心,岂非是路人皆知?

&esp;&esp;但是,的确随着他的文章,曲阜也在舆论上显得有些尴尬了,大家又想起了他们这一支的种种精彩操作。区别只在于,从前这样的言论是进不了山阳道的,可是现在,哪怕就是济州府,大家对于这样的话语都无动于衷,并不急于维护山阳道正统所在地的身份,这在从前几乎是完全不敢想象的改变——这几年要是有人说谢六姐是江浙祖籍,那济州府的百姓们倒是要动感情的,甚至撸起袖子要好好说说,把谢六姐山阳道流民的出身给重申清楚,大家达成一致了才肯罢休。

&esp;&esp;自然,这些都是闲话了,但也正是这种种原因,给济州府打下了很厚的人事底子,才让济州府在接收转运流民们同时,还能抽出人手来给流民们考试,批卷子,登分……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识字人手去完成,光靠买活军办事处的人手那是肯定不够用的,李狗栓这些出差雇员,也必须使用在刀刃上,是本地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