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京畿灾民中浮现的人才,又或多或少让人变得乐观了一点儿——不多,可毕竟还有一点儿,人们仿佛影影绰绰地看到了家乡的未来,看到了千千万万个狗栓把生机重新带回了多灾多难的故土,看到了属于家乡——山阳道、京畿道、关陕道中原道,属于这些荒芜故土的永不消逝的韧劲——
&esp;&esp;家乡的未来还会越来越难,在六姐的预言中,小冰河时代的高峰还没有到来,但是,家乡也必然还有再起的时候,家乡的未来就在狗栓身上,在这一张薄薄的成绩单里,这一个个出众的分数,并非是为了家乡而考,但考出这些分数的人,最后却必然拯救他们的家乡!
&esp;&esp;“……挺好的。”
&esp;&esp;这万千的感慨,存在于大家的共鸣中,却又似乎无法说出口,只能化为最朴素的称赞,耳主任重复了一遍,“蛮好的。”
&esp;&esp;他有点儿想喝酒,又暗笑自己的幼稚——都多大年纪了,他一个福建南蛮子为北方操什么心!但是耳主任又的确因为他今日看到的,想到的,推测到的未来而很振奋,很高兴,很想喝上一杯,虽然他已经戒酒许久,但这会儿,他有点儿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思,才起了一个念头,就有点儿上头了。
&esp;&esp;“真的挺好的,人要没点盼头,一个州县,一个省道要没点盼头,哪怕吃得好喝得好,心里也不好受。”
&esp;&esp;他说,还想再说点什么,但琢磨着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便索性放弃了,而是拉着老张夸奖打趣了起来,“还有老张,真是话糙理不糙——你别说,这比喻虽然粗,但感觉道理却很科学!老张,你这数学头脑怪好的哩!脑子好使得很,听说现在羊城港的大学已经修起来了,年底就要组织第一次大招考,怎么样,要不,等这块流民安置完了,我们这边腾出人手,我给你搞一套教材,让你也复习复习——哈哈哈哈哈!”
&esp;&esp;说着,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了——老张去考大学?实在是不敢想!只有耳主任,笑声中带了点认真,“咱们选个学院,也考个大学?我看你反应这么快,看问题挺清楚……感觉考个统计学合适啊!要不社会学?哎,咱们买活大学里,有统计学院、社会学院吗……”
&esp;&esp;第852章 大学城风貌 羊城小赵 全球第一个电……
&esp;&esp;“这就是大学……大学城吗?”
&esp;&esp;手里推着木轮自行车, 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竹篮,里头塞得满满的都是信件,邮递员小赵目瞪口呆地望着这片缓坡下的建筑物们, 咽了咽口水,“怪道要叫大学城呢, 就光一所大学, 感觉和俺们老家那个县差不多大了!这里头还真能住满人啊?!”
&esp;&esp;“就这, 六姐还说怕不够住呢,说是不建高楼的话, 宿舍就实在是太占地方了, 你还没往西边看去,那边还有一排空地在建宿舍!这些, 不过是教学楼罢了!”
&esp;&esp;虽然素不相识, 但都是在这条刚开通的新路上,停下来欣赏大学城全景的旅人,小赵身边一个清瘦的高个少年,很自然地和他就搭上话了, 他也放下了手中的行囊, 擦了擦汗, 话语中还带了喘息,“这条新路虽然平坦,但却翻了山, 不比老路省事多少呢。”
&esp;&esp;“确实!”
&esp;&esp;小赵也从自行车前篮里取出自己的水囊喝了几口, 见这旅人腰间没有水杯, 便询问地把水囊往他那让了让,高个少年感激地道了一声谢,拿过来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 虽然嘴唇没有接触到囊口,却还是仔细地用衣袖擦拭了一番,再还给小赵,小赵问道,“你也是大学学生么?好像还没举办开学典礼吧,这就已经开始上课了?”
&esp;&esp;“现在很多学院都还没有搬完,甚至还有没开始招生的,只有一些早搬过来的,典礼得等人齐了再办。”
&esp;&esp;两人喝过水歇了一口气,小赵便和少年一起往山下走去,他没有骑车——可是不敢,上坡还敢蹬个几下,下坡的话,这木轮自行车可不比橡胶轮,那是没有胶皮刹车的,车子本身又重,再加上后车座上还有装信的大篮子,若是熟路也就罢了,这样第一次走的路,对于路况和转弯不熟悉的,一个不小心真能飞出去不可,邮递员里不乏出车祸受重伤的,就算人没什么事,信飞出去了那也头疼啊。
&esp;&esp;“你把包裹放我前车篮里吧——重得厉害,都是啥,书吗?”
&esp;&esp;“咱们大学校内图书馆还没建起来呢,有些书只能去大图书馆,光走路得两个多时辰,我寻思着新路开起来了,要短很多,就试着走一次,确实节省时间,就是这段长上坡考验人。”
&esp;&esp;两人通了姓名,少年叫候朝宗,是大学文学系的学生,今年才刚14岁不到,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远来求学,他老家是中原道的,这一次是堂兄带着来的,堂兄原本打算在云县看看有没有职位可谋,顺便把他带来买地读书,没想到两年不到的时间,堂兄考吏目,考到鸡笼岛去了,而候朝宗成绩优异,竟被选拔为文学系的大学生,直接跨越了初、中、高,两年内给他考进了买活大学!
&esp;&esp;如此一来,候朝宗就必须到羊城港来读书了,和亲人又分离了一次,他家道中落,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忠心下仆能送来服侍他,独自一人在羊城港这片大工地里生活,虽然宿舍是有得住的,食堂也开起来了,但行动间依旧不免局促,似乎不能完全自己拿好主意。
&esp;&esp;譬如这一次走新路到大图书馆去借书,学生之间哪有不呼朋引伴的道理,可候朝宗就叫不到什么同学陪伴,也不懂得叫个跑腿自行车载他,自己一人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大图书馆,回来又走许久,拐到新路上来以后,时不时还要停下来靠着日头辨别方向,还走错了两次,也花了两个小时,翻过山头时,虽然大学城已经在望,却也累得气喘吁吁,又口干舌燥的——毕竟还是个孩子,想着要去借书,拔脚就走,连水筒都不记得带一个在身上,在大图书馆那里,也不晓得花个一文钱买两碗茶喝。
&esp;&esp;此时两人一路欣赏着长坡下攒立的二层、层楼宇们,欣赏着连接教学楼的大小道路,还有那青灰色水泥路面连缀成的几何图案,一路缓缓下坡,随意闲聊,候朝宗也就把这奔波劳碌的一日告诉给小赵知道,小赵听了,忍不住笑道,“你们大学生不是都有津贴的么,和专门学校一样,读书也是有生活费的,你便匀个一两文出来当车费,出了学校门,乘车去大图书馆,又乘一趟自行车到坡下,你自个儿爬坡不就行了?再带个水囊,就不至于累成这样啦!”
&esp;&esp;候朝宗这一日奔波下来,已经出了好几声的透汗了,累得嘴唇发白,听小赵一说,也是一愣,讷讷道,“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怪道校门口有些人推着自行车在那里休息呢,我还以为都是送口信的跑腿——不过前几回我们去大图书馆,都是走着去的……”
&esp;&esp;“那不是因为那条路那时候还没修好吗,现在修通了,自然可以坐车了啊!我走新路是因为总局到大学那条路还在修!”小赵有些无奈,心里念了几遍书呆子,心想,“还好我弟弟不至于这么呆——”
&esp;&esp;想到这里,他又自豪了起来,对候朝宗道,“我弟弟也是大学生——不过他现下在农学院辽东分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