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7节(2 / 5)

;他所说的这些,哪里是这些山民能想像得出来的,都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大张着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直到听了海伢子最后一句话,族长一伯才突然一惊,想到了自家,“坏了,你这么一说,咱们岂不是也得提防着张家村——张四姑是不是就是张家村嫁过来的?!”

&esp;&esp;实际上,村子和张家村世代有亲,关系肯定是比较好的,大家听了这话,多是不以为意,还在说说笑笑的,却见海伢子背回来的四姑女婿,身子动了一下,一下抓住了海伢子的手用力捏了捏,只低声道,“快逃!”

&esp;&esp;说完这句话,他再支撑不住,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屋内众人面面相觑,都是惊得说不出话来——倘若只是张家村要来打群架,他们肯定是打不过的,山民哪有山下的百姓那么多铁——可刚才海伢子说了这么多山下的乱像,仿佛把他们也带入了那个混乱的世界中,再加上这个消息,这会儿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esp;&esp;好半晌,不知是谁发了一声喊,众人纷纷夺门而出,扛着自家最值钱的农具,顷刻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村里的口粮早已所剩无几了,大多都给女人孩子们带进山里吃喝,这会儿真是什么都不用收拾,扛着锄头就能进山去逃生,至于种粮,他们一时也难得想得到。可这会儿,还没等他们奔入山林几步呢,忽又有人大呼道,“那个缠头巾,那个缠头巾——是洞蛮,洞蛮下山来了!”

&esp;&esp;果然,众人定睛望去,只见山间小路上,洞蛮特色的包头巾形状时隐时现,看人数至少也有数十,明显正冲着村子而来,回头看看山下,是图谋不轨的张家村,再看山上,是渐渐逼近的洞蛮,一时间,这个小小村落中的所有人,不论是族长还是哨探海伢子,都是绝望地长大了嘴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原本清苦而平静的生活,却在忽然间变作了炼狱,这会儿,他们实在已经无处可去了!

&esp;&esp;第871章 迎接恩神

&esp;&esp;“当真要插手到汉人的纷争里吗,寨老?这当真是萨六姐的指示?我怎么觉得……看不出什么对我们洞人的好处,反而有点在给自己找麻烦的味道呢!”

&esp;&esp;看着山坳里陆续有人丁,往左右方向逃入山林里,李千细不由得低声嘀咕了起来,他的眉头微微地皱着,很明显,对眼前的事情他感到很棘手,还有些不情愿,“这些汉人如此害怕我们,还四处逃窜,想要把他们重新聚起来可不容易,如果他们惊慌起来,反而攻击我们的话,说不定我们款里的兄弟,反而会受伤呢。要不,我们还是……”

&esp;&esp;“还是什么?还是回去傻等着,等到商路完全被断掉,我们没有盐吃,布也运不出去,铁器都买不到了,再来抱怨着,‘寨老,我们没盐巴吃了,我们身上没力气了,汉人的商队也不来了,我们的铁锨坏了也不知道去哪里修,想到隔山的款里去探望亲戚,买点桐油,可是路都断了,没有油我们连油布都做不了,下雨天该怎么遮盖种粮,种粮发芽了,明年我们种什么?’”

&esp;&esp;在李千细身侧,寨老很有几分威严地双手拄着一根树枝,气喘吁吁地呵斥着年轻的后生,他的年纪的确是很大了,今年已经五十岁后半了,可是,众多洞人对他都是面露敬畏之色,仔细地听着寨老的指示,并且非常的心悦诚服,“寨老说的对,老人的话,我们照着做就是了。”

&esp;&esp;“是啊,老细,不说啦,老人的话肯定都是有道理的,萨六叫我们做的,肯定都是对洞蛮有好处的事情!”

&esp;&esp;“老细,你的汉话说得最好,走吧,一会你走到前头去,你来喊吧!”

&esp;&esp;大家七嘴八舌地劝慰着,李千细因此也不能再反驳寨老了,他郁闷地走到人群最前头,向着从刚才开始就一直沉默,等着他们争吵出一个结果的‘登萨’,还有些桀骜不驯地行了一礼,寨老瞪了她一眼,立刻对登萨赔罪,“登萨,不要和他计较,老细还太小了,很少出款,他连合款的事情都不知道,就更别说汉人的事情了!”

&esp;&esp;老登萨——来自合款中另一个小款的老妇人,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只要寨老明白事理,寨子的日子就差不了。走吧,我们要加快脚步了,这些村民都很胆小,对我们洞人一向和气,我们快把他们找回来,还能多几个帮手。”

&esp;&esp;所谓的‘合款’,基础当然是小款了,小款一般是附近几个寨子的联合,这几个寨子合在一起,定下严厉的规矩,寨子里的洞人都要遵守,这就是‘款约’,同时,小款联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款,基本上就是洞人在一个地区的最高组织形式了,这种大款一般只会定下比较宽泛的规矩,同时定期议事,从寨老和款首一起,商量大事,当然同时也欢庆节日,主持大规模的祭祀,如果遇到战争,也会组织款军来保护合款的利益。

&esp;&esp;这李千细从小到大,都只在自己的小款范围内移动,也就是说,他基本没出过附近的村寨,虽然偶尔也会和山脚下的汉人打交道,并且因为天资聪颖,汉话说的不错,但对于汉人和洞蛮的关系,他确实不像是长辈们看得那么透彻,反而是比较讨厌汉人的——因为他听得懂汉语,所以和汉人做买卖的时候,大概也很清楚,汉人是怎么骂他的,因此他反而特别讨厌汉人。

&esp;&esp;不过,李千细也没胆量同时违背寨老和‘登萨’的话,寨老顾名思义,就是寨子里的年长者,洞人比汉人还要更尊老,老人治寨这是传统,几个寨子联合在一起是款,寨子内部呢,按照血缘和友好关系,还会细分成几个‘卜拉’,每个卜拉一般都是一个家族,以及他们的亲戚,卜拉中有威望的老人联合在一起,选拔出来的就是寨老。寨老在寨子中基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家都认为老人的话有智慧,而寨老就是本寨中最有智慧的男性。

&esp;&esp;至于登萨,那就更不用说了,洞人的神灵都叫做萨——而且以女性神居多,因此,能和神明沟通的人多数也都是年老的女性,她们被叫做登萨。有威望,大神跳得好,能住持大祭祀的登萨,在款里都是有名望的,而眼前的老登萨更是深得大家的敬重,理由也非常的简单:这几年,老登萨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其中就有一尊很强劲的新神,萨慧,也有人叫她萨六的,听说山外的人叫他们为知识教,不过,洞人肯定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的,他们还是叫萨六,因为洞人是很喜欢用数字来起名的,不论是给神明还是为自己都是如此。

&esp;&esp;萨六的本领非常大,能够计算出日月运行的轨迹,老登萨带来了新的历法,比原来洞人从汉人们那里拿到的历法准确了很多,起码二十四节气是准——二十四节气对洞人也很重要,对于每个种田的民族都很重要,所以他们也会问汉人买万年历,但是,汉人的节气历不准已经很久了。直到老登萨带来了新的历书,下种、插秧的时间才变得稳定起来,在此之前,每年大家都担惊受怕,算着日子,感受着天气,生怕错过了农时。

&esp;&esp;除此之外,老登萨出去走了一趟亲戚回来之后,还带了不少新的规矩,开始教导给她的寨子学习,甚至扩大到小款,形成了款约,其中就有关于学习的约定,从此之后,洞人这里,对于萨六的信仰开始为人所了解了,登萨从亲戚那里学了很多好东西回来,有教人种玉米,并且酿玉米酒的宝贵知识,同时也有对萨六故事的传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