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9节(1 / 5)

&esp;&esp;海伢子哑着声音止住了水伢子的动作,“趁火还干净!”

&esp;&esp;火哪有什么干净不干净的?但水伢子一怔之后,也默不作声地止住了搬大人的动作,海伢子抱起一具童尸,只觉得轻飘飘的,还没有平时挑的担子沉,大概也就二十来斤。

&esp;&esp;他喉头仿佛塞住了什么,吞都吞不下去,注视着大火顷刻吞没了那肿胀的面孔,衣角在火光中化为飞灰,海伢子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忘记不了这副画面,十七个孩子,被他一具具地抛下坑里,那种气味,那种画面,那跳跃的火光……

&esp;&esp;他彻底地蔫巴了,甚至顾不上去围观终于抵达的买活军,这些兵士们之前来了几个,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和番人、山民都是无法交流的,但大家已经震惊于他们的勇武,这会儿成群出现,军容更是振奋人心,但海伢子完全无心留意这些,他干完活便失魂落魄地在火坑边上徘徊着,时不时被叫去搭把手:坑里要经常腾腾骨灰,再继续添柴,否则就满了,烧不了了。

&esp;&esp;“到底是小孩,没有什么灰!现在烧大人了,味道更大,剩的也多!”

&esp;&esp;“唉!都是造的孽!死了这么多人……买活军真要有说的那么好,要是不闹腾,还不是等着过好日子呢?”

&esp;&esp;并不只有他一人面色沉重,大家也是唉声叹气,看不出多少欢喜,反倒是番族们因为见到了真祭司,格外的雀跃,他们不太在意汉人城里死了多少人,反正那都是汉人自己的纷争,只要不波及到番族,就是胜利。海伢子们麻木地做着这些,中间时不时有人被叫走去询问什么,但他们也没有留意,又过了一会,有人也过来了。

&esp;&esp;“老乡,我来帮你噻!”

&esp;&esp;领头的人会说点两湖道的官话,是勉强可以听懂的,这些形容特异的年轻人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话也不多,接过海伢子们手上的锄头就开始做事了,他们对尸体的表现也很平淡,并无丝毫的忌讳,立刻就探身在土坑边上,用锄头把骨灰和草木灰撅到了担子里。

&esp;&esp;“是买活军的兵丁吗!”

&esp;&esp;老乡们不禁大为震惊,甚至显得束手束脚起来,有点儿受宠若惊,他们万万没想到,买活军的兵爷居然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差使他们当牛做马不说——甚至还会帮着干活!

&esp;&esp;“可不敢让兵爷们做这个!”

&esp;&esp;很多人都想把锄头抢回来,是当真不敢让军士们干这种下贱的脏活,海伢子也站在一边,呆呆地看着他们的推让,这一个多月以来,他一向平静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也随着局势的发展而恐慌、紧张、兴奋,可没有一刻,他心底像现在这样空落落的,说不出的迷茫——海伢子知道,生活不会再和以往一样了,他之前也做了种种的考虑,他要巴结买活军的兵爷,去拼一条新的前程,等等等等……

&esp;&esp;可现在,这些想法全都不翼而飞了,他总想着那些毫无生气的,幼小的面孔,他感到了十分的不解:怎么……怎么就死了这么多人呢?为什么打架的不是他们,可最后死的却是他们呢?

&esp;&esp;“兵爷——”说出口的时候,海伢子是不假思索的,他问,“十七个孩子……他们是因为张大户和县令打架而死的么?”

&esp;&esp;这时候,他们已经安置好了死者,也把带头打架的人都抓起来了,会说本地话的兵爷,笑容可掬地上前安置着大家,夸奖着他们的勇敢,而海伢子对这个语言相通的人,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esp;&esp;兵爷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们似乎也显得很惋惜,但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说了一些海伢子现在还听不懂的话,什么最差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而地主的恐惧,正让两湖道的乡下地方,陷入了这样的无序之中。

&esp;&esp;海伢子也只要明白这点就好了。

&esp;&esp;“我也是这样想——要是大家都早日知道买活军的好,早点抱起团来,不叫山下的大户把我们抓下去,这仗就打不起来,只是百十个人打斗,秩序——秩序就不会乱。”

&esp;&esp;秩序,多新鲜的词儿,海伢子反复地回味着这个词的味道,他和周围几个逐渐熟识起来的邻村汉子对视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对兵爷坚定地说,“我们愿意走山串寨,去山里的汉民庄子,把他们都串起来,让他们知道买活军的好——芷江、靖州那里,也有大户,也有县令,我们去和那里的山民百姓们说,让他们不要中了官老爷们的计,不要和买活军作对……”

&esp;&esp;“这样的话,秩序能好起来吗?兵爷们,这样,是不是就有秩序了?”

&esp;&esp;海伢子也知道自己有点啰嗦,但他停不下来了,他只是反复地讲,“哎呀,那些孩子们——孩子们是不该死的呀,兵爷,孩子们是不该死的呀……”

&esp;&esp;第875章 汉夷联手

&esp;&esp;打仗是不是一定会死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每年哪怕为了争水争地,甚至只是一时口角意气,两边乡邻械斗的事情都是不少见的, 哪一次没有死人呢?而洞、喵这些熟番还好,深山里的生番作乱,延绵到家乡附近的时候,也又被拉走的壮丁再也回不来的。再往深里说一点,灾年饿死的孩子难道就少见了吗?疫病流行的年景,夭折的孩子能堆满婴儿塔,甚至吸引来成群的乌鸦,围着那处吃得心满意足, 难道那里堆叠着的就不是童尸了吗?

&esp;&esp;孩子是会死的, 人们其实也能接受这一点, 但是,发生在鹤洲的死亡却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底线,像海伢子一样,自告奋勇, 愿意去联系各村百姓的本地人不在少数,大概,虽然他们见识少, 但也能算明白这笔帐:成年人都活不下去的时候,孩子的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在也顾不上。

&esp;&esp;可是,只是因为信息的闭塞, 因为个别人的私心,本来根本不必死的人,死在了买活军到来前夕, 死在了极小范围的动乱之中,就只是因为一句话没有传过来,没有取得大家的信任,这无疑是非常可惜的,这些和死去的孩童素昧平生的成年人们,也不由得滋生出一份义愤来,愿意为了避免更多无用的伤亡,肩负上这份沉重的责任。

&esp;&esp;“我有亲戚在两座山外的高岗村。”

&esp;&esp;“我们家祖辈是从恩施

&esp;&esp;在汉人山民的叙述之中,本来一片空白的局部地形图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红点,曹蛟龙手下的地理专员,费劲地根据此刻他们所处的经纬度,确定了在地图上的落点后,再结合叙述中的关键字,在地图上点下红点,标注出村落,把地图逐渐丰满。而洞人们的描述则要更宽泛一些,“从这里走五天的山路,过两条河,是六寨公结盟的小款,他们是和汉人生活在附近的,我们可以一同上路,去把道理和洞人们说明。”

&esp;&esp;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洞人、汉人使者一起上路,可以有效地缓解邻居们的紧张,即便不说把他们统合在一起行动,但至少不会让汉人、洞人因为邻居的异动而疑神疑鬼,好的目的没达到,彼此反倒爆发出摩擦来。张道平用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