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3节(2 / 6)

为石油不重要,而是因为买地没有自己掌握矿场,这就让他们心怀顾忌,不敢开出依靠石油的生产线,只能收买大食商人带来的石漆做实验:自古以来,人们对石油的特性就是有认识的,而且也有很多地方会自行流淌石油,或者开出井口,如提水一般打出来使用。

&esp;&esp;所以,现在也不是没有地方能产,只是产量都不大,而且这些小矿点很不巧都不在买地疆域之中而已。谢双瑶本来已经逐渐接受了缓缓发展石油工业,等什么时候技术可以堆到一个程度,能够搞出自喷井之后,再来大规模铺开这方面生产,可没想到,远方送来的一个消息,却让她的心思一下又不平静了起来。

&esp;&esp;“本来,只是下个闲棋,看看五年八年之后那边情况如何,再做决定来着。想着那么大的地儿,建新城市也不大,就和无人区发展似的,应该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但没想到,这哥萨克人跑得可真远……这也是我疏忽了,历史没学好,不知道这时候那边已经翻山来贝加尔湖了,还以为他们第一次越过乌拉尔山,占领通古斯是在几十年后,签尼布楚条约那会儿,且那时候通古斯几乎是无人区。”

&esp;&esp;这也算是谢双瑶一个难得的小疏忽了,她是知道这时候布里亚特鞑靼聚居在北海边的,这就和‘数十年后通古斯是无人区’的认识相矛盾了,但当时谢双瑶也没深想,就觉得可能是因为建州入关,华夏局势大变,布里亚特鞑靼也被整合过去了。毕竟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而且罗刹历史相对冷门,了解得没那么透彻。

&esp;&esp;随着建州女金前往通古斯经略,情报渐渐丰富,谢双瑶才知道,这会儿乌拉尔山以东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土著百姓的,并不是想象中那样荒无人烟,而且,罗刹国也已经对通古斯显示出了野心,派出的哥萨克骑兵装备更是豪华,说白了,如果没有火砲加持,现在建新的那些骑兵,装备儿科是抵挡不过的,就连开原的买地兵士,心里恐怕都有点打怵呢!

&esp;&esp;“本来觉得这世上除了白人以外就没人了,看来其实并非如此,是他们走到哪里杀到哪里,才在历史上生产出那么多空白来……罗刹人……也是北欧血裔,老海盗的后代,一群白人翻山过来把通古斯土著杀的杀,奴役的奴役,再把这个地方当成是自己自古以来的领土,老套路了……占个几百年,还有人真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自古以来了,还有傻子帮着一起洗……不好意思,现在就是古,不,现在比古更古,这里历史上就是华夏北海,可轮不到白毛子来谈什么自古以来!这会儿,你们才是外来的侵略者!”

&esp;&esp;谢双瑶拿起铅笔,孩子气地在罗刹国的首都,包括海参崴、苦叶岛、北海这些地方上都画了大叉,并且于海参崴等地上标了‘华’字,随后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的脾气其实一点都不小,只是平时很少表现出来而已,要说深藏的雄心壮志,全吐露出来的话,往大了说,恐怕会让万邦不安呢!

&esp;&esp;也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震动,谢双瑶对外一般也很少说这些,还是很低调的,走到哪一步就盘算哪一步。就像这会儿,也就是‘地图开疆’般撒了撒气,谢双瑶就立刻回到了统治者应有的务实中:这么好的地方,谁也不情愿撒手,资源宝库啊,就算现在不开发,也一定是要拿下来的,给后世留着也好啊。不过,不能否认的是,按现在的条件,即便是要维持对通古斯的占有,需要付出的资源也实在不小——物力都不算什么了,关键是人力,她上哪变出来那么多人啊!

&esp;&esp;“得想想办法,啧……关键是通古斯的局势比我想得要复杂而尖锐,矛盾和接触都产生得太早了点……而对罗刹国的情况则了解得太不够多……”

&esp;&esp;谢双瑶又翻看了一番文件夹,她觉得这些信息还不够,她还想知道得更多一些。于是,翻开电脑文档,又看了一下之前做的摘要,她的眉毛扬了一下。

&esp;&esp;“有一个叙州的调任吏目救了一个罗刹贵族,并且把他送到了开原,刚从开原到羊城港两个月……怀疑是罗刹皇族……”

&esp;&esp;“有点意思,他现在学会汉语了吗?要不要见一见他?”

&esp;&esp;第933章 明天开始做沙皇!

&esp;&esp;“这个, 好吃,这个,好吃, 这个——不好吃。我喜欢, 这个, 我不喜欢, 这个,天, 蓝色,地, 黑色。”

&esp;&esp;“天,蓝色、白色、灰色、红色——云彩是红色的。”

&esp;&esp;“云彩是红色。地, 黑色——褐色、黄色——”

&esp;&esp;迪米特里的手指在众多卡片上犹豫了一下, 但还是挑中了鲜艳的明黄色, 他试探性地看着老师,努力地组织着话语,“地——这个——”

&esp;&esp;“落叶, ”在他对面,一个同样高鼻深目, 金发碧眼的学者同时说了好几个单词,都表达落叶的意思,“feuilles——啊,你不知道这个。”

&esp;&esp;他换成了汉语,“落叶,是的,这个是落叶的颜色。”

&esp;&esp;是……颜色,这两个汉语词迪米特里是能够听懂的, 他立刻急切地点了点头,这样就学会了一个新的词语,叶、落叶。他跟着连续念了好几遍,随后露出了迷惑的表情来,“叶——也——我也——我也——”

&esp;&esp;这两个词的拼音当然是完全一样的,老师只能在拼音下头标注了汉字,并且试图向迪米特里表达较为复杂的意思,即:在汉语之中,同音词比俄语以及所有其他欧洲语言都要多,拼音只是一种辅助阅读的手段,实际上字句的具体意思由拼音下方的汉字来决定。

&esp;&esp;这种语言逻辑,对于迪米特里来说自然是极其巨大的挑战,迪米特里发现,这种陌生的,契丹人所用的语言,他们的词语发音往往极为简单,就像是一粒粒小小的积木一样,甚至可以拆解为单音词,同时通过这些单音词的互相组合,形成非常复杂的意思,譬如颜色,往往是双音,尾音是固定的‘色’,前面是形容词,天有时候是蓝色的,有时候是白色的。只要把‘色’字记住,那么,在遇到相似发音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首先就可以明白这形容的是一种颜色、色彩。再通过人们的音节去认识新的颜色。

&esp;&esp;同样的,在好吃、不好吃,能吃、不能吃上,这种音节的简单相加也能奏效,因此,即便他和契丹人之间门语言不通的程度令人吃惊,但他们仍然能在过去的数月内,设法把一些契丹话的要素灌输给迪米特里,迪米特里甚至感到,如果再给他一年半载,他是有希望能够流利地说起契丹话来的。但目前来说,他还是只能把满腹的疑问憋在心里,糊里糊涂地任由契丹人安排着他的生活,就算有意见,他也无法表达出来,而面对契丹人的问题,迪米特里也只能非常遗憾地保持沉默,他完全不知道他们在问什么,就算有心把自己的秘密全都交代,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呀!

&esp;&esp;对双方来说,他们共同的回忆都开始于那个突然的雪夜,天气突然变冷,在山林间门狼狈逃窜的迪米特里,几乎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就算不死在敌人的追捕之下,也会死于这突如其来的严寒之中——这就是他最后完整的回忆了,至于他是怎么在燥热中忍住不脱衣服,并且找到那一堆篝火,还能在火堆边找到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取暖,迪米特里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