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7节(3 / 5)

不胫而走,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而此时大家也流传开了,买地也有引种咖啡,南洋园地可以出售种苗的消息,一时间,咖啡在市面上非常走俏,许多南洋农场的代表都设法寻求一品,来决定是否要申请引种。

&esp;&esp;更有不少能人志士,为咖啡想出了种种搭配,炼乳咖啡,因为炼乳难得,在民间难以尝到,他们却也受到启发,用各种饮子来搭,什么豆浆咖啡、椰青咖啡、薄荷饮咖等等,甚至还有人想出了辣椒咖、酱油咖等逆天的搭配,还有把咖啡作为调味品,炒进菜里,或者拿去油炸,试图当黄豆一般来处理的,还振振有词,‘这咖啡……不也是一种豆子……咖啡汤子怎么不能算豆浆呢……如此的话,有黄豆炖猪脚,难道就不许有咖啡豆炖猪脚吗……’

&esp;&esp;——还真别说,因为咖啡能提神发汗,还真有人好奇地给产妇吃的猪脚姜里,加几颗咖啡豆的,一时间,羊城港这里,大家谈论的都是这种新饮料,农场想着种植,商人想着贩卖,餐馆想着冲泡,还有那药师要把咖啡入药,论证药性的,又有人呼吁官方给出说法,为咖啡是否有害于人体彻底定性,免去大家的顾虑。

&esp;&esp;这一来二去,咖啡算是彻底流行起来,成为了众人的议论焦点,又有人在本地小报上撰文,感叹如今羊城港的繁盛,以及这定都大典、众贤云集、互通有无所带来的好处,把那一日的自助餐会,描摹成大家赤诚相谈,迸发无数奇思妙想的传奇盛会,慨叹这充分交流的好处云云,也得到大家的赞成,一时间,国宾馆的自助餐会,成为城中瞩目的对象,但因为能进入的人选毕竟有限,大家也只能望而兴叹。

&esp;&esp;买地这里,衙门一向是机动警醒,从善如流的,不过是五六日功夫,本地的《羊城日报》,便刊发了官方的两则通告:第一,是确认了,咖啡的确属于茶水一般,适当饮用无害有益,有提神作用的兴奋品,并且还介绍了和咖啡作用类似的可可亚,并说明了耕种条件;

&esp;&esp;第二,则是公告城中众贤,认为大家的感慨有理,当今的羊城港,四方群贤备至,有许多奇思妙想,互相碰撞,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特产,在本地无用,于异地乃是珍宝。于是征用羊城港大超市,举办一场天下各州县的‘物产交流博览会’,只要能买上门票,不分官民都可以入内,这博览会一开就是三个月,直到定都大典举办完毕之后,方才收歇。

&esp;&esp;这第一个消息一出,所有南洋农场,都赶忙去申请种苗,咖啡、可可亚声名鹊起,作为合法兴奋品,受到无数人关注不提。第二个消息引发的轰动自然更甚,羊城港百姓为之沸腾,而各地商会、豪强、使臣,也都立刻忙碌了起来,东奔西走,一边申请博览会的档口,一边极力筹措自家的特产。

&esp;&esp;众人心中,也都极为激动,除了那白费心机,为他人做嫁衣的大食使臣,不免有些失落之外,其余人比喝了几百杯咖啡还要亢奋,都道,“这比大运动会还叫人振奋!运动会我等只能瞧着,这博览会,展览的可都是我们自家的好东西,我们这是亲身参加到了这样的盛会中来啊!”

&esp;&esp;第995章 英吉利的绝望

&esp;&esp;“怎么样?那些数学家们给了回复没有?能给出多少复印件?这样一来, 后方的展板就有东西可以悬挂了!”

&esp;&esp;“哈维说他们的确有些论文是可以给出手抄稿子的,但是,他们也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主意——真的找不到什么英吉利画匠了吗?这可真有点儿……说实话, 这些年来往的船只那么多, 难道就没有什么画家想到华夏来讨生活吗?”

&esp;&esp;“已经托人去打听了,还真没有几个……至少比不上那群高卢土匪准备的背板, 该死的,他们的运气可真好,恰好就有这样一副油画可以做背板的展览!”

&esp;&esp;“哎, 没法比, 前头还有葡萄酒呢,我们能拿出的只有朗姆酒而已, 不算是多受欢迎……”

&esp;&esp;虽然已经逐渐入秋,度过了最热的时间段,但在羊城港的中午, 依然难以穿着长袖,国宾馆的两层窗户大敞着,屋角的电扇也发挥着作用,把前方的大冰盘吹出凉风来,送到屋内每个角落,再加上墙体中埋藏的所谓‘水冷系统’,这才让会议室保持着体面的味道,说实话,这种室内温度对于亚洲人来说, 大概是有点偏冷了,但也是无奈之举:在这样的气候地带下,让白种人保持室内的清洁味道, 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esp;&esp;哪怕是涂抹了买地这里流行的特色香氛,但只要有个白人聚在一起,倘若又都出了一点汗,那股子又香又臭的味道简直能呛鼻子,就连他们自己都闻得出来,认为十分不雅,再加上他们的确比较喜冷怕热,这也让洋番商人异常依赖电扇,一住进国宾馆就恨不得一天到晚地开着,他们房间的电扇,三不五时就要更换一台,因为马达往往过热烧掉,而客人们虽然表示遗憾,但却轻易不会更改自己的使用习惯。

&esp;&esp;这种理所当然的劲儿,和东瀛、高丽、建新的那些外番,小心翼翼,生怕把房间搞出一丁点问题的作风,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宾馆的干事也觉得他们的毛病算是轻的——至少电扇的确有助于减轻房内的味道,很多南洋、身毒使者的房间,不开电扇(他们非常不怕热)、不开窗,又普遍有狐臭,香料味和体味混合在一起,真别提了,进去做打扫的时候都觉得熏眼睛!他们自己还浑如不觉的,这怎么能让服务人员不对他们产生意见呢?

&esp;&esp;一等番是高丽,儒雅、无味、爱干净,二等番是建新、东瀛,大多数无味,和气无味,三等番是黑白人,有味儿,但香氛味道还行,至少还知道洗澡透气,四等番是南洋土著,味道大还不通风,而且自己啥也闻不到。

&esp;&esp;至少在做房间的国宾馆清洁工这里,大家是这么品评的。而随着博览会召开消息的传出,番国接待楼的服务员意见就更大了,他们往往和做内宾接待的同事一起互相诉苦:本来么,大家不是去吃自助餐,就是出门逛,就算在屋内,也主要是在看楼下跑马车,如痴如醉的不太会有别的举动。可自从要开博览会,不得了了,全是访客,大家动不动聚在一起议事,会一开就是大半天,抽烟、上厕所,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还有嗅觉负担!

&esp;&esp;但是,的确也没有办法,因为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商议了,这会儿,三等番英吉利使臣的屋内,就聚了有七八个人,愁眉不展地商议着他们的展区布置问题——这个决定是如此的仓促,大家都要筹措展品,对内宾们来讲,这种事情虽然也难办,但却也不是没有办法。排队花钱呗,给家乡衙门传信,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送来自己的特产,或者干脆就在附近协调借用——比如说,绍兴的油晶布,这东西本来就在羊城港大超市里有展览的,借来一用就行了。有些羊城港找不到的,在海边搞个快船送来,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功夫。

&esp;&esp;沿海这里是好办的,其他内陆地方,那就有些着忙了,就在英吉利使臣他们的屋舍楼上,也还能听到敏朝使团在开会的隐约声音:北方敏朝地界,官方有使臣,民间也有很多大豪以商会的名义过来,而博览会是以地域为标准来划分展区的。这反而让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两股人马不得不搅和在一起了——敏朝和买地,是大小宗的关系,因此是以‘道’来划分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