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77节(3 / 4)

么样的声音才是值得重视的,徐明月对于这些老成船员的立场,也有预估——掉头就回去,这估计没人选,毕竟有点太孬种了。但应该会有人主张去大食港口停靠,或者回到满者伯夷观望,拉开距离,等待同伴,如果真要去非洲,那也得等增援的船只过来,再一起同行。出门在外,首要的原则就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也不算错。

&esp;&esp;但,徐明月自己的立场,会和船员们的一致吗?这就要打个问号了,她又一次翻开了地图,手指在东非的各个港口上游移着,轻而无声地吐出一个个非常典型的买式名字:“香美港、希形城……祖佑港……六耳港……”

&esp;&esp;徐明月的眉头越皱越紧,突然间,她似乎下了什么决断,拉过一张纸,开始潦草地撰写起了自己的报告:“传音法螺只能传递警告,但提供不了任何帮助,吉非号申请前往东非,加入东非机动护航队,令东非各港的土著友人、新华夏人,以及我们买地派驻的活死人,面对心怀叵测的西洋船只时,能有更高胜算。

&esp;&esp;我们愿意支援到更多援军或补给到来之时,期间,补给自筹,组织生产,努力加强非洲对抗洋番盗匪的能力……

&esp;&esp;船员们,我们固然只有一船,但在非洲并非孤立无援,每个港口都遍布着我们的家人,这些人不但是我们在非洲最牢固的依靠,也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他们孤悬域外,生活清苦,每年等来的补给非常有限,吉非号上承载的是他们迫切的盼望。我不想因为果阿的几句言语,就让他们失望!

&esp;&esp;如果果阿方向说的是假,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如果所言当真,那我们更要去了!如果我们不去,他们岂不是就更没有盼头了?哪怕是为了活死人吏目,那些教师工匠,我们也得走这么一趟啊!”

&esp;&esp;不知不觉,她已经从写报告转为撰写起明日晨会时的发言稿了,徐明月的表情非常冷静,甚至称得上有几分冷漠,但她飞快颤动的笔头下方,却吐露出了一连串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富有诱惑力的煽动之辞:

&esp;&esp;“我们买地的活死人,素来是人才辈出,多有慷慨悲歌之士,而我们海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就算再凶险又如何?从六姐崛起至今,我买地所为之事,哪一样不凶险,又有哪一样不是大放异彩,叫人惊叹?甚而到了如今,大家都习以为常,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买活军了!这请战书,就是最好的证据!让我看到了你们的信心!

&esp;&esp;大家自发呈递的这些请战书,我已经收到了,诸位的心意,我也很感动!能和你们同船,是我徐明月之幸!此事就这么定了,我们航向大食港口,在那里修整补给,有想下船的,大家好聚好散我绝不阻拦!差额我们在当地设法补齐即可——大食港,我们的人很多,料来不是什么难事!

&esp;&esp;等到补足人手之后,我们就扬帆西去,按计划到达香美城,送达补给之后,再见机行事——别看我们只有一艘船,可谁知道呢?也许把这欧罗巴的贼船拦在卡口,让他们难以东进的,就会是我们呢?还是那句话,六姐要做的事,哪一样在事前看是能做成的,又有哪一样在事后看,是做不成的?

&esp;&esp;船员们,整顿备航——如今时机已到,老一辈的传奇已经够多了,新的奇迹,岂非就正该让我辈来缔造么!”

&esp;&esp;第1200章 香美城的节日

&esp;&esp;“风向开始转变, 秋风起来,这就到了故乡的船只前来的时节了——再过一段时间,故乡的螃蟹也该吃上了吧, 拿点姜醋砸了,拌起来再加一点糖, 把那螃蟹一剥开,那蟹黄红得扎实呀,一块块的, 全都凝起来了, 半点也不流浆……

&esp;&esp;这蟹黄是没得说的!配一点黄酒,一顿饭, 我能吃四个小时, 这顿吃完了, 下顿又来……哎, 真是想着家乡的蟹啊, 这儿虽然有醋, 姜也有糖也有, 可海蟹也就是块头粗大些,味道满没有稻田蟹那样好——”

&esp;&esp;“你这老连, 故意馋人呢吧?俺倒不想吃螃蟹——俺们家那一带, 自来都不吃那横行霸道的东西, 不顶饱,饿得还比平时快,俺就惦记着, 要是这一次过来咱们香美城的船, 能带些月饼来就好了, 这才是正经好些年没吃过的东西。咱们这缺这个, 缺那个的,别说五仁月饼了,就连青红丝月饼,我看自己也做不出来。”

&esp;&esp;“香蕉馅儿倒是能管够,这要是能用玉米面做的话,大量加点糖,应该也能好吃!”

&esp;&esp;“去你的,小乌木,光顾着和我们逗闷子,你家吃香蕉玉米月饼啊?”

&esp;&esp;“吃过啊,我和我爹回羊城港的时候,去那个味美面包店,老板大叔人可好了,他给我们做了几个饼子,就是果馅儿的,玉米面发了裹在里头,也不用加什么油,就在锅里烙出来的,饼皮干干的,可香!那月饼没准还没这个好吃呢!”

&esp;&esp;“傻小子——一边玩去!你爹呢?怎么不见?”

&esp;&esp;“我爹和我娘去海边了!”

&esp;&esp;伴随着清脆的喊叫声,一个肤色黝黑、头发卷曲的孩子,迈开脚飞快地也往海边方向跑去了,他的肤色,和他口中那娴熟甚至还略带了一些北方口音的汉语,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足够让一些初来乍到,刚从敏廷那里迁移到本地的旅行者,很是惊疑不定。

&esp;&esp;不过,在香美城,这画面实在是太平常了,其实哪怕是在羊城港都不稀奇,各种肤色的人,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简直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在香美城这里,汉语更是取代了本地的土话,成为了香美城的官方语言——

&esp;&esp;从各个部落受到吸引而来的百姓,其实彼此语言或许是不通的,甚至很多部落的语言,还没有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因而,比起互相学习土话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办法,大家统一学习一门新的,教材丰富,教育方法也很完善的语言,似乎就显得更加实用了。

&esp;&esp;同时,对于很多土著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算是生活的必须,因为他们进城之后,生活发生了相当的改变,在新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是原本的语言完全无法形容的,就只能去学习外来语,外来语学习多了之后,词汇量自然累积,只要在香美城里住上几年,或许还学不会拼音算数,但至少口语上是畅通无阻了。

&esp;&esp;当然,刚才和两个来自买地的汉人斗嘴的小乌木,他的汉语水平,就算在香美城也算是高的,不但口音正,不像是很多土人会把土语和汉语混着说,而且,词汇量也很丰富,明眼人一看即知,他应该在汉地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把羊城港看成了他的家乡——他用的是‘回’字,而不是‘去’字,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esp;&esp;他应该是当年那第一批壕镜黑奴的后人——这些黑大汉,融入买地也有二十余年了,大多数都已经娶妻生子,和各族通婚,更有不少回到了非洲,抱着崇高的理想,在故乡重新扎下根来。

&esp;&esp;虽然这样的人从比例来说并不多,但绝对人数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在非洲大陆上分布得比较分散,因为很多人更情愿去自己的家乡附近扎根做事——只要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来处在哪,他们总是有强烈的意愿要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