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96节(2 / 5)

上,就得靠机缘和贵人的提携,在她自己,已经是做到最好,几乎没有犯错。

&esp;&esp;对于这样的晚辈,做长辈的都只有喜欢的份儿,甚至和葛谢恩比,陈福顺这样安安稳稳,一步一步的发展,或许折衷下来还更让做母亲的放心。至于说其余小一代,那就更不必说了。葛爱娣一说到儿子就摇头,“他?我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扎根小三线,像是不打算回来了!说是我们这边托人说句话,把他们调回来,也好生孩子——谢恩都开口了,光明正大的事——”

&esp;&esp;特勤救灾队立下的汗马功劳,除了用官职什么的酬谢之外,人事局也会询问他们有什么比较私人化的需求,这和洋番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一样,都是有专人来办的差事。葛谢恩也的确表示过类似的意思,父母年事已渐高,她常年在外,如果兄长搬回羊城港,就算不住在一起,凡事也有个照应。

&esp;&esp;陈福顺还当此事已经在操作中了,没想到听葛爱娣这么一说,才知道还有变数,表哥居然不肯答应——“说是什么,羊城港这里,蒸汽机发展机会很少,基本没有提升可能,收入也低,日子过得局促,还不如在地方上,悠然自得,真要有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送回来给我们看就是了。”

&esp;&esp;葛爱娣说到这里,也不由得冷笑了一声,“你看,这是在点我们呢,还是在点他妹妹?我和你说,福顺,万千年来,都说什么女生外向,我看竟是男生外向才对,这男人就是如此,娶了媳妇忘了娘。离家的时候,好好的儿子,娶了亲就变了一个人了!话里话外,变着法子想从家里掏点什么——我们是该他的,还是欠他的?这家谁不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奋斗到如今的?!”

&esp;&esp;别看她对着女儿这里,依依不舍,有了些慈母的样子,可舅妈还是那个雷厉风行,眼里不揉沙子,敢和地主斗到底的舅妈。陈福顺见她满面的不悦,就知道舅妈大概是把八成的仇怨,都记在了那个远在他乡的表嫂身上,这婆媳关系以后可是好不了了。心下也是有些叹息,暗道,“成亲时候我就想,姑娘家条件不错,能往更高了说的,却找了表哥,怕不是别有所图,却不知,这家中谁是省油的灯?不论舅妈还是表妹,都是何等人物,表嫂想在她们身上暗中图谋什么,那是找错人了。”

&esp;&esp;不过,这话明说不得,表面还要劝道,“舅妈,隔了那么远,来回传话,很容易产生误会,表哥表嫂未必是这个意思——”

&esp;&esp;葛谢恩是不参与这种谈话的,她和兄长分开得早,感情已淡,也不是那种为了家中和睦,宁可多牺牲自己一些的性子——如今买地,凡是好强者,都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耻,以维护正当利益为荣。

&esp;&esp;当然这也不是鼓励多吃多占,而是崇尚‘是我的一分不少,不是我的一分不要’。陈福顺见她不为所动,稳稳吃菜的样子,就知道葛谢恩的心思:为了照顾父母,把哥哥调回来,这是她情愿的,葛谢恩绝不会因此就在哥哥面前居功,即便这可能会用掉一个宝贵的机会。

&esp;&esp;但如果哥嫂反而拿捏起她来,希望葛谢恩或者葛爱娣许诺,等小家庭回京之后,会在经济和事业上继续帮扶,每个月贴补生活费之类的,或者说让他们住回葛家现在的小院子里,占用掉葛谢恩如今居住的大房间,那葛谢恩根本不会理睬。

&esp;&esp;本来么,按买地如今的风气,是不鼓励立族谱之类,兄弟姐妹,各自长成独立之后,就是两家人了,亲戚间有来有往,各自能立得起来,如陈福顺和她之间,情谊便是深厚,但若是给脸不要脸,那就算翻脸不认人,断了这门亲,难道她还有什么损失?

&esp;&esp;她是太了解这个表妹了,对于舅妈的性格也是拿捏,葛爱娣听了陈福顺这话,果然更加生气,冷笑道,“什么误会?福顺你别帮着描补了,这人就是如此,贪心没够!既然如此,那行,那你就过你该过的日子,孩子也不必往我这里送!我是能指望你养老怎么着?”

&esp;&esp;“既然地方上好,不用奋斗日子也过得不错,那就在地方上住着呗!孩子不都指望父母?我们家两个还不是跟着我一步步到羊城港来的,你们做父母的靠不上那是孩子命不好,没福!也别拿什么抱孙子孙女来说事,我既然指不上,又关我什么事情?从来只见儿女给父母扫墓,没见到曾孙给祖上扫墓的,那满山都是荒坟头,就是开国皇帝也拜不到三世祖宗身上!”

&esp;&esp;这话是发了狠了,陈福顺不好再劝,见徐大发有点儿不忍,但不敢开口,便给葛谢恩使眼色,葛谢恩道,“哎,团聚的日子,说这些干嘛,吃饭吧妈。这汤喝了我全身舒坦,就是小时候的味儿!下回再擦点小薯进去,更有滋味了。”

&esp;&esp;这小薯是临城县一带的特产,比山药要细,肉质也细腻一些,徐大发一听就说,“我也是这么想!可惜今天菜市上不但没有小薯——这东西本来羊城港也不多,没指望买到,偏偏山药都没了!你不是喜欢吃粘菜吗,刚好今天鼎边糊的老徐来,带了腊肠和洋茄——这洋茄也是临城县的风味,这不是我就都炒上了,我特意没用盐抓,还粘粘的呢!”

&esp;&esp;洋茄,也就是秋葵,这也是买活军作兴起来的一种蔬菜,焯水时多烫一会儿,或者拿盐抓了,可以把粘液祛除,直接下锅生炒,有些品种粘液便很丰富,陈福顺道,“也就是临城县的洋茄最粘了,吃在嘴里,滑溜溜的,很有嚼劲,不论是延平府还是羊城港、榕城,轻易吃不到这个味儿。”

&esp;&esp;“你们姐妹都喜欢吃这粘东西。”

&esp;&esp;徐大发慈爱地道,“还记得小时候带谢恩回家探亲,炒一大碗洋茄,都是你们姐妹分了,拿来拌饭,加点辣椒,一人一大碗饭,一点问题没有!”

&esp;&esp;这都是如今渐渐远去的童年往事,两姐妹听了,也是相视一笑,心中温暖。葛爱娣也缓过这口气来,张罗着让她们多吃菜,别装饭。“可惜了的,今天备勤,不然喝点井里湃的淡啤酒多好,苏打水也行——不对,不对,苏打水喝了占肚子,别喝了,就吃菜吧!对了,你们先在说什么呢,是在说老徐他家三儿子的事?”

&esp;&esp;这就算是揭过刚才的话头了,陈福顺也知道,舅妈这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家的不便:但凡人都想着让孩子走得更高一步,能来羊城港上学,尤其是在舅妈家附近的好学校上学,为什么不来呢?主要是两家关系也是极好,亲舅舅在家闲着,又开了口,似乎来寄宿也很正常。

&esp;&esp;想要回绝而不伤感情,就得斟酌分寸了,葛爱娣把家里的矛盾揭开,其实就是为了告诉陈福顺,他们已经回绝了给儿子带孙子,自己亲孙子不带,带表亲家的孙子,这是要被人说嘴的。因此陈福顺也就不好再接这个口了。

&esp;&esp;当然,现在孩子也还小,而且要说长期离开父母,陈福顺也不忍得,这件事也就是偶一动念罢了。最理想还是她能调到羊城港来,哪怕是附近,这样让丈夫在羊城港周边区域租个房子,这样倒可以把孩子送到中央区来上学,平时周中寄宿在舅舅家里,这舅妈料来也是愿意,表哥那边也说不出什么。

&esp;&esp;表妹是有大出息的,可能常年在外,顾不上家里,舅舅舅妈总需要人来照料,舅妈的那些人脉能量,帮不上表妹了,但却是陈福顺所需要的,她也愿意照料二老作为报答。——像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