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只有得到足够多的信息,她才能知道林家目前的经济状况。
&esp;&esp;每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等等。
&esp;&esp;由此才知道她大概要每月赚多少钱才能补上林家目前的亏空。
&esp;&esp;林家目前的条件和情况肯定是每况愈下,这是毋庸置疑的。
&esp;&esp;不说林家那么大的府邸却处处破旧没钱修缮,就从他们这些小姐公子到丫鬟书童的穿着首饰都能看出来。
&esp;&esp;比如一些丫鬟衣服的衣角都已经浆洗得发白褪色了都没换。
&esp;&esp;再比如偌大林家,平日里却显得空落落的。
&esp;&esp;但林知清能感觉出来,当初林家建那么大绝对是因为人多,不仅仅林家嫡系旁系人丁兴旺,还有丫鬟仆人成群,所以房间才多。
&esp;&esp;如今呢?
&esp;&esp;大多数房间都空着,显然是买不起、养不起那么多仆从了。
&esp;&esp;总之,光是从一些细微处,林知清都知道林家的状况越来越差。
&esp;&esp;最起码钱上肯定是有亏空的。
&esp;&esp;所以,她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去了解清楚,目前到底有多少亏空。
&esp;&esp;届时,她若是能展现出补上这个窟窿的能力,甚至站在前世巨人们的肩膀上,显露一些超越时代的知识,那拿下财政大权便有很大的可能了。
&esp;&esp;毕竟没有谁会讨厌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银子的财神爷。
&esp;&esp;于是次日,林知清早早的便去了西院,但不出意外地吃了一个二爷爷的闭门羹。
&esp;&esp;随后她便去找林从礼、林十安等很多人了解了情况,虽得了不少冷脸,倒也掌握了一些信息。
&esp;&esp;林家,目前有酒楼、茶馆等产业,加上大伯、四叔的俸禄,月入大概一千五百两银子。
&esp;&esp;而支出呢?
&esp;&esp;足足有一千八百两!
&esp;&esp;这就意味着,林家人吃马嚼的每个月就有三百两的亏空!
&esp;&esp;亏空了怎么办?
&esp;&esp;卖!
&esp;&esp;将一个个产业变卖,然后变成银子,然后再继续亏空,亏空到最后又要卖产业……由此变成了恶性循环。
&esp;&esp;这确确实实是不对劲的。
&esp;&esp;要知道林家的某些产业目前来说应当是很赚钱的,如此亏空肯定出了问题。
&esp;&esp;不过如今林知清还未掌权,还轮不到她去说话。
&esp;&esp;故而她的目标也很简单了。
&esp;&esp;一个月至少赚够两千两白银!
&esp;&esp;只需要赚那么多银子,便足以弥补如今家族的亏空,也能让众人看到她的能力。
&esp;&esp;等她借此机会掌控财政大权,才好去彻查产业情况,才能去改善经济状况,才能让林家借此发展壮大。
&esp;&esp;毕竟若要让林家发展得足够壮大,钱是第一关。
&esp;&esp;“钱多好办事”这句话,不管在哪个朝代都一样盛行。
&esp;&esp;有钱可使鬼推磨!
&esp;&esp;但赚钱怎么赚?
&esp;&esp;“南月……”林知清立马想到了原主的好闺蜜。
&esp;&esp;陆南月开着医馆。
&esp;&esp;且按照她的意思,那医馆自己也有一份,但除了陆家姐弟,其他人好像并不知道这件事。
&esp;&esp;想来这也与林家规矩严苛有关系。
&esp;&esp;与其像没头苍蝇一样满盛京乱转寻找“商机”,不如去了解一下医馆的生意如何,要知道前世她也是一名“医生”。
&esp;&esp;当然了,出去也可以顺便逛逛,若是真有商机的话,她也可以借此机会想想赚钱的法子。
&esp;&esp;“木婶,我出去一趟,帮我备车!”
&esp;&esp;……
&esp;&esp;上了马车以后,她戴上帷帽,不时向窗外张望。
&esp;&esp;盛京城不愧是盛京城,虽时辰尚早,但街市上已经摆满了各色商品,非常有烟火气。
&esp;&esp;且那些小贩都是席地而坐,面前只铺一块布便可以做生意了。
&esp;&esp;林知清正要叫停马车,却被木婶阻止了:“小姐,这边是西市,咱们是不能下车的。”
&esp;&esp;“为何?”林知清不解。
&esp;&esp;“西市乃是盛京城的破瓦寒窑,与我们的身份不符。”木婶回答道。
&esp;&esp;林知清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西市就相当于盛京城的贫民区,大户人家的人一般并不会踏足。
&esp;&esp;可她一路上看过来,只觉得这西市还达不到“破瓦寒窑”的地步,不说多繁华,井然有序是很明显能看出来的。
&esp;&esp;如此看来,大盛的国力应当是比较强盛的。
&esp;&esp;这也让她更加期待那东市市集是何模样了。
&esp;&esp;随着马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林知清发现周边的街道宽敞了起来。
&esp;&esp;而且街道两旁根本见不到“席地而坐”的人。
&esp;&esp;每一家店铺前都挂着红灯笼,上面写着店家的名字,店铺前除了排队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小摊子。
&esp;&esp;“小姐,先去吃点东西吧。”木婶指了指向了一家面馆:“你从前最喜这家的清汤面,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刚好可以尝尝。”
&esp;&esp;林知清点点头,这两天她的心一直提着,确实没能好好吃东西,现在倒是真有些饿了。
&esp;&esp;林知清一下车,林家的车夫便架着马车去了“拴马桩”的方向。
&esp;&esp;林知清细细品尝以后,发现那清汤面的味道确实不错。
&esp;&esp;观察了一会儿后,她彻底打消了做吃食生意的想法。
&esp;&esp;就拿这家面馆来说,除了清汤面,其他各种汤头的面条就高达四十多种。
&esp;&esp;鸡肉、牛肉、肥肠等等,数不胜数。
&esp;&esp;且这些面条的味道闻起来都不错,林知清自己的那一碗清汤面也是回味无穷。
&esp;&esp;这味道她自己是做不出来的。
&esp;&esp;只不过……价格贵了点。
&esp;&esp;本以为这地方应该像是种田小说里的一样,盐、油、酱酒等东西紧缺,食物味道难评。
&esp;&esp;可林知清实地看过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