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最会文字攻击人的还是钟旺叔父,李郎中恨不得用尽此生学过所有粗鄙词语,来赠与大理寺卿。
&esp;&esp;大理寺卿:“……”
&esp;&esp;无所谓,任你们打骂,反正听不清,大理寺卿只听得懂荆州土话。
&esp;&esp;下了小朝会,在兵马司宋指挥使的帮助下,大理寺卿忙往大理寺赶,顺带又捞起上值迟到的晏城,以及奉命运送耶什喇嘛的小太监。
&esp;&esp;大理寺卿上下打量已经死得不能再死的耶什喇嘛,没去探寻他死亡的真相,因为要断的脖颈告知大理寺卿答案,他转而摸索起耶什喇嘛身上剩余物。
&esp;&esp;这一摸索,还真让大理寺卿摸出个宝贝来。
&esp;&esp;黄壳的折子,翻开来看是对耶什喇嘛的赞许,大理寺卿扫了一眼,从中探查不到有效信息,粗略看过,在落尾处瞧见皇帝的私印。
&esp;&esp;只有私印,玉玺早被谢知珩藏起来,皇帝对耶什喇嘛书面册封非常简陋,甚至连宗室都不曾听闻,别提入册礼。
&esp;&esp;“啧,又跟那狗皇帝有关!”大理寺卿一瞧这私印,啧声连连,眸眼里的不屑与麻烦,几乎展露在晏城眼前。
&esp;&esp;晏城有些困惑,又惊于大理寺卿的胆大,居敢直言狗皇帝,对皇室、对帝王的不敬,毫不掩饰。
&esp;&esp;大理寺卿见晏城这副神色,心里了然,问:“殿下未曾与你说过艳阳宫那位?”
&esp;&esp;晏城摇头:“禁中大事,某哪敢探寻半分。”
&esp;&esp;大理寺卿皱眉:“不该啊,几道以身伴殿下可有好几年,怎不曾同你说过呢?”
&esp;&esp;晏城:“许是某官职低微……”
&esp;&esp;大理寺卿不耐烦听晏城念念叨叨,摆摆手:“肯定是你这家伙懒,殿下同你说时,你怕是双耳不愿闻!历代君王素来居于德阳殿,方为正统,方为大宗。那位为何病卧艳阳宫,几道可细细想想。”
&esp;&esp;话头间,马车已到大理寺,大理寺卿接过小太监递来的食盒,扛起耶什喇嘛便往寺内赶,早早听闻夜间有事突发的殷寺正,已在寺内等候。
&esp;&esp;晏城快步跟随,方走到已着急成一锅热蚁的陶严旁时,被小太监拦下。
&esp;&esp;小太监低声说:“若有人问起耶什喇嘛的来处,郎君可回在府中发现贼子,护卫不小心失误,才使耶什喇嘛丧命。”
&esp;&esp;晏城懒懒看向小太监:“你觉有人会信?”
&esp;&esp;小太监笑道:“不需要有人信,只要耶什喇嘛在郎君府上发现,那此事便由郎君担着。若郎君担忧藏地起义,可放心,殿下已请来藏地的转世尊者,小活佛比耶什喇嘛更受信众信奉。”
&esp;&esp;“哦。”
&esp;&esp;晏城应下来,不再看小太监,安抚陶严,毕竟这人快成祥林嫂了。
&esp;&esp;陶严捂唇痛哭:“某若是早点知道她们会被贼子绑,定要一一送回各自府上!某若是早些知道,该有多好……”
&esp;&esp;虽然很想安慰,但晏城仍旧得说一声:“清肃,我两加起来,都不如钟旺不擅长用刀的左手。”
&esp;&esp;陶严跟着去,也是徒增伤患。
&esp;&esp;第46章
&esp;&esp;好事难传开, 坏事千人闻,事发突然,无人拦截, 京中百姓具听闻贵女被拐, 具听闻圣教所为。
&esp;&esp;为侍奉所谓的双身佛像, 为所谓的喜乐圣佛, 圣教拐走无数妇孺,以明妃由头供人淫玩。明妃若被玩腻, 会被圣教卖入淮阳巷, 卖为娼妓,谋取更多钱财。
&esp;&esp;明妃如若无意被玩弄致死, 圣教还会剥去明妃的皮囊,摘取埋藏体内的骨骸, 制成他们所着的袈裟,日日念经时摩挲的佛珠。为掩人耳目,他们还会涂抹桐油,伪装成檀木制成的佛珠。
&esp;&esp;此骇言一出,无数人对佛教、对信佛有了偏颇的认知,他们丢弃购来的檀香,购来的佛珠, 甚至佛经。
&esp;&esp;百姓不在乎作恶的是藏地密教, 而非信奉的净土宗。
&esp;&esp;当朱雀街内的勋贵重臣府上有下人走出, 他们捧着佛教佛珠,扔进熊熊燃烧的火盆内时, 百姓更加确信此事,也跟着烧毁。
&esp;&esp;烧去邪恶,烧去罪恶, 有人心疼被拐走,惨遭圣教折磨的妇孺,在烧毁佛教时,烧了些纸钱给她们。
&esp;&esp;百姓边烧,边说:“可怜的娃儿,这些纸钱拿着,在底下可得好好对自己。”
&esp;&esp;黄铜纸的灰因风朝天而去,奔驰的快马踏着纸灰,烧纸钱的人正欲骂骂咧咧,大声斥责那个敢在官道纵马的纨绔,立即向大理寺投状,请冷脸阎官来判判此等纨绔。
&esp;&esp;可抬起头时,他看见大理寺捕快那沾染灰烬泥土的青黑衣摆,捕快跑着跟随上官的脚步,前往先前宣发书册的店铺。
&esp;&esp;“这么快就找到了?”
&esp;&esp;议论惊叹的声音被脚步声取代,仍在焚烧佛书的百姓面容呆愣站起来,注视他们的离去。
&esp;&esp;店铺的位置不偏远,为让百姓更好了解圣教,圣教创办的店铺多在一块,不局限书局,还有米铺,运送南方来的米。
&esp;&esp;只是北方多用面食,耕地作物也少有水稻,米铺在南方吃香,在北方勉强是一时尝鲜。
&esp;&esp;“全都围起来。”右寺正坐在大马上,取出大理寺的腰牌,对已有慌乱神色的店铺掌柜,厉声说。
&esp;&esp;大理寺所有捕快皆由右寺正带领,不一会儿,已将几家店铺包围,右寺正亲自带人,率先走进书局翻查圣教书册。
&esp;&esp;右寺正走入书局那一刻,米铺的掌柜眼珠子一转,环视那些捕快。人数不多,要困住这么多的店铺,肯定有空缺之处,且为防止东窗事发,米铺掌柜早早备好后门。
&esp;&esp;会长于米铺掌柜出发前去北方时,耳提面目次次警醒掌柜:“我们只是商人,记得民难与官斗,难与土匹夫斗。虽然加入了这个啥子圣教,但切记,生意最要紧!一旦出事,立马跑,然后写信告知我。”
&esp;&esp;嘿嘿,我可得快点从后门跑出去,现在只有捕快,兵马司还没出手。
&esp;&esp;米铺掌柜借口去库内寻寻那些分发的书册还有否,快步跑向后门,边跑还不忘托起缠在自己腰间的银锭。这可是他立身之本,抛了谁都不能不要银子。
&esp;&esp;呼吸因急速的奔跑而短促,掌柜那本就不齐整的脸顿时涌上大片红,细小的眼睛左盯右盯,就怕有人觊觎自己腰间的银锭。
&esp;&esp;见后门越发近,掌柜嘴角都要咧开,八字小胡须被嘴唇顶起,再由开门的风吹得呼呼作响。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