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第78节(1 / 3)

&esp;&esp;“谢谢你紫山。”她笑着说,“将来有机会看看你那张照片。”

&esp;&esp;“好啊,以后有机会我托学校复印一张。”

&esp;&esp;很快,两人走到了审讯室门口,曲青川、费江河和马光平正在门口的栏杆旁讨论什么,人都齐了,曲青川就说:“那就开始吧。”

&esp;&esp;进门时,李疏梅的目光自然就落在问讯室里的郑奕身上,此时的郑奕和病房见过的人大为不同,他整理了头发,脸也干干净净,皮肤开始有了光泽,穿着一身白色卫衣,整个人都很清爽,散发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esp;&esp;不过他的眼角仍旧带着一丝病态,还有挥之不去的忧郁。也许是仅仅认识她,他忧郁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李疏梅微微移动,一直等她坐下,目光才慢慢定住。

&esp;&esp;李疏梅进屋后也在确认他的状态,他没有明显的紧张,两只手交织着平放在桌上,手指有型,骨节有些泛白,像是紧紧用力造成的,他可能在控制紧张的状态。

&esp;&esp;郑奕今年大三,年龄不大,严格来说,还是一个没有进入社会的大男孩,即便只是问讯阶段,他在这种环境下也是会紧张的。

&esp;&esp;一道微弱的金色流光快速在郑奕面庞上勾勒,勾勒他的典型特征。

&esp;&esp;颞线较宽,眉骨挺拔,上庭开阔,颧骨微凸,脸颊肌肉丰实。下颌棱线分明,如两道直插颌隆突的霜刀,颌结节和颌隆突之间呈现标准的正三角形,骨感美而刚毅。

&esp;&esp;论五官长相,郑奕在大学校园一定受女生欢迎,他英俊帅气,很有气质。

&esp;&esp;李疏梅想起祁紫山的话,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不能做有罪推定,要对郑奕保持公平。

&esp;&esp;郑奕并非第一嫌疑人,他今天更多是作为人证来接受问讯,所以李疏梅更像是见到熟人般给对方打了一个招呼:“你好郑奕,很高兴又见面了。”

&esp;&esp;“你好李警官。”郑奕说罢轻轻舔了下唇,像是很久没说话而做出的习惯动作。

&esp;&esp;“那我们的交流正式开始吧。”李疏梅没说是“审讯”,也没说是“问讯”,她更想让郑奕意识到,他们今天传唤他的目的并非是调查他。

&esp;&esp;“好。”郑奕点了下头。

&esp;&esp;李疏梅说:“在医院,我也和你沟通了一回,但当时考虑你的病情,我们没有做更多沟通,今天希望你能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首先能说说当初你为什么加入竹林社吗?还有其他六个人的加入过程?”

&esp;&esp;这是李疏梅设置的一个切入点,所有的一切都和竹林社息息相关,她期望郑奕能够放松紧张,同样放松警惕,配合她完成一次坦诚的交流。

&esp;&esp;“其实最初竹林社并不叫竹林社,原来叫国学社,我大一上学期就加入了国学社,当时应该加上我有十个人吧,我加入的时候,陶秋心比我早一个月加入。”

&esp;&esp;李疏梅记得,陶秋心是英语系大三的一名学习委员,成绩很优秀,当时和郑奕一样就读大一,她的个人爱好是象棋,围棋,加入国学社并不意外。

&esp;&esp;郑奕说:“我上大二的时候,国学社的大三大四学长学姐因为实习,都陆续退出了。当时的国学社社长也离开了学校。我顺利当上了国学社社长。国学社的人数也由原来的十个人变成了那时的七个人,为了提高社团影响力,我特意改名竹林社,也是寓意竹林七贤的意思。”

&esp;&esp;李疏梅问:“你很喜欢竹林七贤?我记得你的外号叫书夜,竹林七贤当中嵇康字叔夜,这之间有联系吗?”

&esp;&esp;在此之前,李疏梅对竹林七贤的故事仅仅停留在曾经的教科书上,不过这次查案,她大量阅读了竹林七贤有关的资料,她认为要真正了解这件案子,一定不能脱开竹林社本身,而竹林社和历史上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的某种渊源,或许能为案件带来侦破方向。

&esp;&esp;郑奕的目光产生微微的波动,目视着李疏梅,“李警官说得没错,我喜欢嵇康。竹林七贤象征着人文自由,相信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如果你了解他们,你一定也会喜欢。”

&esp;&esp;她认同郑奕的观点,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七个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在竹林之下饮酒欢歌,率性洒脱,不与主流社会为伍,向往自由。

&esp;&esp;这种洒脱不羁的风格确实迎合现在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

&esp;&esp;以嵇康为例,他因拒官而得罪大将军司马昭,后又被人陷害,被司马昭处死。

&esp;&esp;行刑当日,三千学生为他求情,他十分洒脱,在死前抚了一曲广陵散,这也成为了“广陵绝响”。

&esp;&esp;李疏梅之所以侧重了解嵇康,就是想探知郑奕的内心想法,她认为郑奕对嵇康的喜爱,可能也来源于嵇康“广陵绝响”的理想主义悲情色彩。

&esp;&esp;不过李疏梅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盘旋,她继续问:“他们呢,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加入竹林社?”

&esp;&esp;“在创建竹林社的一年时间里吧,其他五个人都陆陆续续加入了。”

&esp;&esp;“可以说得具体点吗?”实际上竹林社七人的加入过程大家也都调查了,但李疏梅还是想让郑奕提供更多的信息。

&esp;&esp;“我想想。”郑奕思虑了片刻说,“陶秋心原本就在社团,我是她后面加入的。没记错的话,何炜川是第三个加入的,他喜欢各种棋类;展玉刚是第四个加入的,他是体育生,他会一些书法;沈觉是第五个加入的,她作文写的不错,特长也挺多;孟申韬是第六个加入的,他各方面特长都比较平均;杜佳佳是最后一个加入的,她也是去年的大一新生,多才多艺,她的加入也是社团的一次更新换代吧。”

&esp;&esp;“我有些好奇,竹林社是怎么保持一直七个人的?”

&esp;&esp;郑奕再次瞥了她一眼,“既然叫竹林社,那七个人就是最合适的,这就好比,四大天王,肯定不会有第五个人对吧。”

&esp;&esp;郑奕表现出一种淡淡玩味的幽默,李疏梅并不觉得这种类比有什么意义。

&esp;&esp;同样在座的,曲青川等人眉头都不自觉微蹙了下。

&esp;&esp;曲青川感觉出,刚刚还有些紧张的郑奕已经渐渐在放松,他似乎在慢慢掌握自己的节奏。

&esp;&esp;郑奕继续道:“当然,始终保持七个人,这也是社团保持活力最好的办法,有些‘老人’因为学习、实习等原因,主动离开了社团,也有的人,是我劝离的?”

&esp;&esp;“主动劝离?”李疏梅抓住重点问,“能具体说下吗?”

&esp;&esp;“对社团工作不上心,我就会劝他走,末位淘汰,这也是保证社团最有活力的方法。”

&esp;&esp;这是一种隐形竞争,李疏梅能体会到郑奕的用意,但是对于一个还处于象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