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负责厨房的僧人们如同忙碌的工蚁一样,不断的进进出出,直到最后一碗茶水被明法长老喝完之后,那站在大经堂门口的仓禀红衣僧再度拿出来了法螺,再度吹动。
&esp;&esp;随后,提前一天熬煮的白米粥,一桶一桶的被后勤的黄衣僧人们抬进来,在诸僧的目光之中,捏碎放入了黑糖和葡萄干,由另外的僧人在旁边搅拌均匀之后,放入了被舔舐干净的僧众的碗里。
&esp;&esp;每一个人都是一碗。
&esp;&esp;就算是首座僧亦不得例外。
&esp;&esp;不得多,也不得少,在接受布施的时候,这些受到了布施的僧众,不管是地位高低,都要合十行礼,朝着施粥的黄衣僧感谢,就算是明法也不能例外。
&esp;&esp;表露出僧人们对于布施者的感激。
&esp;&esp;所有的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在此刻进行,吃完了餐饭的僧人将饭碗擦干净放在自己面前。
&esp;&esp;对于众僧来说,舔舐干净自己的碗并不算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是每一位僧人都要学会的一项技能,吃饭,将碗舔干净,将碗收进自己的怀里。
&esp;&esp;每一个大僧院都是如此,因为这是佛陀和密法域的各位大士所欣赏的,提倡的行为。不管在私底下僧人如何挑食,如何挑剔,如何鄙夷那些布施者,但是在这种布施的场景之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将自己的碗舔舐干净,并且多次感谢。
&esp;&esp;不要说是一个首座,明法长老。
&esp;&esp;就算是主持尊者在这里,他都要将自己的碗舔舐的干干净净,无一丝残留。
&esp;&esp;并且数次感谢布施者。
&esp;&esp;这些黄衣僧业务十分熟练,一位僧人回礼,一位僧人布施,一位僧人推着粥桶走,继续朝着下面布施。
&esp;&esp;整个大布施都是需要在半个时辰之中结束的,不得有任何的超时。
&esp;&esp;所以每一次“大布施”的一切,都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前准备好,方便直接在这寺庙之中进行,在进行的时候,也需要每一位僧人都以很快的速度吃完饭,每一个步骤,都是要严格的处在一段时间之中。
&esp;&esp;这就是戒律。
&esp;&esp;在这一场大布施之中,还有戒律僧站在一边,负责处理每一个可能会出现问题的环节。
&esp;&esp;所以在最后一位年幼的僧人吃完了碗里的粥米之后,黄衣僧立刻带着粥桶离开。
&esp;&esp;另外一群黄衣僧上场,他们怀里都是褡裢,依旧是从明法长老开始,那黄衣僧从褡裢里面掏出来五枚铜钱,放入了明法长老的碗里。
&esp;&esp;明法长老再行礼,黄衣僧再还。
&esp;&esp;每一位僧人得到的布施都是一样的,但是份数不同。
&esp;&esp;普通僧人都只有一份,像是明法长老,他是有十份,负责这件事情的仓禀僧管事长老,可能会有八九份这个样子。
&esp;&esp;戒律僧有六七份的样子。
&esp;&esp;陆峰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场大布施如期的进行,没有出现任何的波澜。
&esp;&esp;奇怪的是,陆峰现在也感觉不到自己有任何的兴奋。
&esp;&esp;他只有一种很平和的“观察”。
&esp;&esp;仿佛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一丝丝关系一样。
&esp;&esp;在所有的布施结束之后,那站在了大经堂前面的红衣僧侣再度开始鼓掌。
&esp;&esp;一下,明法长老开嗓,底下的众位僧人也随声应合,坐在了外面的僧人也是一样,这就是礼赞,也是赞颂。
&esp;&esp;是整个大布施的最后一环。
&esp;&esp;听到了赞颂,陆峰看到自己身边站着的智云僧双手合十,低头,陆峰双手合十行礼,那些僧人微微欠身。
&esp;&esp;表示回礼。
&esp;&esp;在这最后的环节结束之后,明法长老什么话都没有说,站起来离开。
&esp;&esp;正准备鼓掌的红衣僧有些发愣——按照规定,他再度鼓掌明法长老才应该离开,如此做是不太符合流程的,但是对方是明法长老,所以他反应极快,立刻咳嗽一声,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任由明法长老离开。
&esp;&esp;其余的红衣经僧也很自觉的跟在明法长老身后离开,未曾经过陆峰面前,陆峰对此,佁然不动,心无波澜。
&esp;&esp;相比较于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今日发生的这些事情,并不能掀动陆峰的心田。
&esp;&esp;甚至于陆峰心中都已经有了预料。
&esp;&esp;陆峰只是双手合十,恭迎送诸位上僧离开。
&esp;&esp;直到所有的红衣经僧——除了智云僧都离开之后,那站在了门口的仓禀僧才再度鼓掌,听到了讯息,那些年长的僧人先行离开,年幼的方才次序离开。
&esp;&esp;到了最后,轮到了仓禀僧,仓禀僧有些畏惧的看了陆峰和智云僧一眼,咬了咬牙,还是过来给智云僧行礼,没敢搭理陆峰,仿佛陆峰身上有什么了不得的龙病一样,快步离开了。
&esp;&esp;智云僧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esp;&esp;他对陆峰说道:“走吧,和我离开,我们去挑选上师,只不过事到如今,你还未告诉我,你想要供奉哪一位本尊。”
&esp;&esp;顺着阶梯往下,陆峰闻言缓缓说道:“明主大王。”
&esp;&esp;闻言,智云僧脚步顿下,他说道:“你可知道,本寺还有另外一种智慧大道,叫做金刚菩提摩诃大手印,若你想要以此为根本法,本寺之中,有诸多上师可以作为你本尊上师,助你成长。
&esp;&esp;至于明主大王。”
&esp;&esp;智云僧沉默良久,说道:“你慎重。”
&esp;&esp;第32章 明理僧
&esp;&esp;陆峰未曾答话,智云僧驻足,回头看着“永真”说道:“永真,不可陷入贪嗔之中。
&esp;&esp;我不知你是从何处得知明主大王守护神咒的,但是这阖寺之间的僧侣,就算是主持尊者,也不曾将明主大王奉为自己的本尊。
&esp;&esp;无论是供奉本尊,还是供奉秘密本尊的上师,他们在灌顶的时候,都未曾想过供奉明主大王为自己的本尊。
&esp;&esp;并非是明主大王之法脉不够殊胜。
&esp;&esp;恰恰相反,是明主大王法脉太过于殊胜了,殊胜到了平常的僧人,都不足以观想明主大王本尊的程度。
&esp;&esp;明主大王之法脉,止流传于我无尽白塔寺之间,是远处神山的主人,是我无尽白塔寺之护法神,是我“大学者”僧侣于神山之下,降服的厉神、龙神、山神。
&esp;&esp;供养此本尊,你的地位也会因此而变得极其殊胜,就算是明法长老,也奈何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