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84节(2 / 2)

在普尔(沼纳朴儿)、维查耶纳伽尔(阿难功德)、德里(底里)、东国、南国等十八国。

他们之中有人口数百万的,但因为国力孱弱而被放在第四台。

在他们之下,还有一些人口十数万乃至数万,兵马几千到不足一千的小国。

当诸多藩属国纷纷入座,鸿胪寺卿开始大声唱礼,站在太子、太孙、亲王两侧数百名大汉将军也如彩排一样隆声唱礼。

“煌煌大明,万国朝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洪熙八年阅兵典礼……开始!”

数百人异口同声的声音,让就近的诸国使臣只觉得耳边仿佛有雷霆不断炸响。

“呜呜呜——”

沉闷的号角声吹响,不是几个号角,而是数以千计的号角由天子高台向左右两侧不断吹奏的号角声。

在阅兵台的最高层,延绵数里的号角、擂鼓纷纷作响,击打在擂鼓上的鼓槌,仿佛每一击都砸在了观礼的近二十万君民心头。

此刻,距离他们四里外,一支延绵数里,分成数十个方阵的“浪潮”正在准备。

这是此次大阅兵的受阅部队,整支部队由十万零八百人组成,共分为十八个梯队,其中野战步兵梯队四个,攻城炮兵梯队四个,野战骑兵梯队十个。

参加此次受阅的共有五万六千余名骑兵,轻型作战的野战炮二千一十六门,中型作战的攻城炮六百门,重型舰炮二百四十门门。

为了让这些火炮出现在众人面前,阅兵仪式调动了八千余匹挽马,并修建了一条七里的铁路。

这条铁路上,如今已经有十辆火车等待上场。

当洪熙八年六月二十日午时正刻到来,马背上一身甲胄的陈昶瞬间吹响哨声。

“全体都有……出发!”

一时间,十万身穿鸳鸯战袄、外披扎甲,腰束皮带,脚下长靴,手上粗布白手套的明军开始行动。

率先走向阅兵长道的是四个轻步兵方阵,他们手中紧握经过改良的燧发枪,刺刀已经就位,每排一百人,前后间四尺,巍峨壮阔。

阅兵台上人山人海,所有人翘首以盼,都在等待了阅兵队伍进入阅兵长道。

“轰轰轰——”

“妈呀!”

忽的,轰隆隆的礼炮声奏响,许多百姓被这礼炮声给惊吓到,就连挨过明军火炮的日本、帖木儿、东国、北国等国家使团都下意识脖子一缩。

在礼炮的回声还在广场上空激荡时,远方开始传来了沉重却清脆的脚步声。

一面高悬半空中,被北风吹动猎猎作响的“朙”字军旗率先进入大明门广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