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章(2 / 2)

esp;&esp;毕竟,诸位头顶国子监学子的身份,谢知珩还不想得罪不怕死、又极其护短的清流一辈。

&esp;&esp;话虽是这般说,还没走近,晏城便嗅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搁置院落无数的艳花,都遮掩不了奢华宫殿的阴森与血腥。

&esp;&esp;有些不敢走近,他顿住的同时,谢知珩也转眸看向晏城。

&esp;&esp;“怕了?”谢知珩轻声问,指尖缠上晏城鬓角垂落绣有金丝的发带,“别怕,他们与你不同。”

&esp;&esp;李公公:“膳房方做了些点心,郎君可愿品尝几番?”

&esp;&esp;“……”

&esp;&esp;晏城张张嘴,哑住般,无法倾吐半句。最后,他紧紧闭上眼,跟着谢知珩离开东宫。

&esp;&esp;满腔的血腥味不散,心头涌上的惧怕锁住晏城四肢,任由谢知珩推着他走离。

&esp;&esp;他,有些不想在东宫借住了。

&esp;&esp;没在东宫居几日,探揪官员错误的御史像嗅到血肉的豺狼,一封又一封的奏折上传天听,惹得谢知珩烦躁。

&esp;&esp;连三省宰相也频频拜访东宫,一声劝着谢知珩,可别误人学子前程。

&esp;&esp;还没替同伙的悲惨遭遇同情几分,快快迎面来的困难挫折,直接绊倒晏城方迈出东宫的一脚。

&esp;&esp;“礼部于五月设鹿鸣宴,还望殿下替状元郎着想,可别误他前程。”

&esp;&esp;“八月进士就得入除班,候吏部授职,殿下可不得囚状元郎太久,不可贪欢过多。”

&esp;&esp;……

&esp;&esp;最早五月,最迟八月,谢知珩便得放状元郎出东宫。

&esp;&esp;性暴躁的吏部尚书,在小朝会间,差点指着谢知珩怒骂道,言他耽于蓝色,荒弃朝政。

&esp;&esp;谢知珩:战战兢兢。

&esp;&esp;晏城:哇哦,好看爱看!

&esp;&esp;几日来兢兢业业,数年来不曾荒废半日的谢知珩,被骂得连反击都不可。

&esp;&esp;最爱以褒语言贬意的周尚书,捧上的问好奏折里,差点指着谢知珩脸面骂街。

&esp;&esp;“殿下?”

&esp;&esp;李公公为此担忧,谢知珩病才刚好,受不得如此轻言。

&esp;&esp;虽困于言语旋涡里,却又免于受害,晏城急忙收回出宫的脚。

&esp;&esp;好怕顶顶顶头上司给自己穿小鞋,宰相尚书骂得可欢乐,而无奈受牵扯的晏城,是欲哭又无泪。

&esp;&esp;这波劫难,晏城是不愿承受,也得接着。

&esp;&esp;晏城:谢邀,求放过,已老实。

&esp;&esp;谢知珩瞧出他的不快,某次小朝会间,让他与李公公同站,站在记载史书的史官身后。

&esp;&esp;会怎么写,会怎么出招,晏城很是好奇,伸长脖颈去看史官落下的每一笔,又去瞧小朝会中群臣的反应。

&esp;&esp;可注意力不够,晏城只能管好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esp;&esp;史官见他,以为殿下是为状元郎铺路,往后授予史官一职,分担他不少工作。欢喜地往后站几步,与晏城并肩,小声分享他记史的小技巧。

&esp;&esp;突然受人教导,没有准备,晏城只得胡乱点头,记下史官传授的每一句话。

&esp;&esp;堂前的争吵声忽然停住,晏城抬头看去。

&esp;&esp;不看还好,一看吓了一跳。

&esp;&esp;宰相尚书的怒言,在谢知珩垂泪的那刻,齐齐缩回腹中。

&esp;&esp;不敢怒,不敢骂,他们低声安抚似不知自己落泪的谢知珩,如太子幼时那般,安抚殿下受伤的心。

&esp;&esp;他们咬咬牙,不就个中了大/三/元的状元郎,殿下受的委屈太多。圣人、天后与太子妃接连不伴身边,小殿下又惧怕太子过多,偌大的东宫,似无一人可陪殿下。

&esp;&esp;心里虽在滴血,乔尚书却是第一个弃械投降的人:“不就个状元郎嘛,殿下愿收入房中,那便收入房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